工作动态(第五期)
关于全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情况的通报
根据2010年9月30县政府召开的全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议及泗政明电〔2010〕94号文件精神,10月13—15日,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对全县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此轮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共涉及15个乡镇,计划新增土地5000余亩,从整体上看,各乡镇在会后都进行了较为广泛地宣传动员,工作均全面启动,部分乡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进度不一。
屏山镇3个自然庄共168户,拆迁补偿协议基本签订完毕,并选定好村民安置点,拆迁工作已经开始。
刘圩镇涉及4个自然村,其中进度最快为四山村河南庄,共计49户,近130亩土地,正在紧张进行拆迁工作,预计本月可拆迁完毕,下月进入复垦阶段,其他3个村庄正在签订协议。
瓦坊乡小冒庄一期工程拆迁土地218亩,共68户,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毕,正在平整土地;二期学田庄整治即将启动。
长沟镇,4个自然庄228户共200余亩土地,房屋拆除工作基本结束,安置点已有部分建成并入住。村民高学美笑着对督查组说:“终于实现了30年前的居住梦想”,让所有在场人员颇为感动。
墩集镇涉及4个自然庄,其中周刘王庄已经开始拆除房屋,其他3个自然庄正在签订协议,安置点已经选定。
黄圩镇涉及窑场一座,无需拆迁和安置村民,现窑体已拆除完毕,正在清理地面垃圾,预计20日前可全部清理完毕。
大杨乡1个自然庄115户,目前村两委与村民的意向协议签订接近尾声,即将进入测量阶段。
大庄镇4个自然庄,目前已经全部与村民签订协议,正在拆除房屋和砍伐树木。
山头镇测量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准备入户签订协议,安置点也已经选定。
黑塔镇3个自然庄,测量和意向协议基本完毕,安置点选定,即将展开拆迁工作。
丁湖镇11个自然庄,共涉及土地近1000亩,目前已有村庄协议签订完毕,进入拆迁阶段,安置点也已选定。
二、工作做法与经验
目前,对于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及置换工作,各乡镇普遍工作流程是:宣传动员—选好拆迁地点—测量核算—签订协议—张榜公布—拆除房屋—清理地面—土地复垦—建设新居,当前我县大部分乡镇都处于签订协议与拆除房屋阶段,少数乡镇如瓦坊乡小冒庄和长沟镇大高圩村已经拆迁完毕,即将进行土地复垦。
(一)成立工作组。一些乡镇成立了由镇政府、执法大队、土地所、城建所组成的工作组,在村两委的协助下开展拆迁工作,做到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二)合理选址。在拆迁过程中,各乡镇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注重选择交通条件差、居住稀疏、住宅年代久、村民拆迁愿望强烈的村庄,以减少拆迁阻力,有利于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张榜公示。对于各拆迁户的测量数据,经工作组的核对后进行张榜公示(如黑塔镇三甄村),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有序拆迁。为加快工作进度,一些乡镇在拆除房屋的过程中组织村两委(如刘圩镇四山村)帮助村民进行拆迁,或者承租给工程队(如长沟镇大高圩村)进行房屋拆除,极大地加快了工作进度。同时,很多已进行拆迁的乡镇计划将建筑垃圾铺设田间小道、沟渠和坑洼地带,进行垃圾合理利用,同时也为复垦工作提供便利。
(五)妥善安置。对已拆迁农户的安置工作,各乡镇及其村两委计划通过发放安置金、鼓励村民投亲靠友或租赁房屋暂住等方式进行临时居住,部分村民希望政府搭建简易房并配套相应设施。
三、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意见不统一。小部分村民因拆迁补偿、居住习惯、家禽养殖补偿、临时住所安置等问题不愿意搬迁,从而影响了整体拆迁工作进度。
(二)安置房规划设计问题。安置房价格、户型设计、面积、基础设施、选点等问题急需解决。目前,大部分乡镇即将面临安置房的建设问题,对于安置房的选点、户型设计、规划、配套设施等工作,各乡镇尚无经验可循,户型设计不合理与配套不完善都会影响到村民的搬迁意愿,价格过高也会超出村民的承受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增加难度。
(三)拆迁村民的安置问题。目前对于拆迁村民的临时安置主要依靠农户自行解决,在一些乡镇发现有部分村民在已拆除房屋的地块内搭建临时简易房,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复垦工作进度。同时,各乡镇均存在一些拆迁村民在县城或集镇购房、无需安置的情况,村民希望政府再给予额外补助(如屏山镇西陈庄)。
(四)安全问题。个别地方在拆迁工作过程中均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由村民自行拆除房屋和搭建临时居住点的,容易造成因拆迁而受伤等问题。
四、工作建议
(一)安置房建设。安置房的价格和基础设施等问题都是关切村民利益的大事,各乡镇可针对村民经济承受能力建设几种价格的安置房,村民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
(二)新农村规划。在安置房建设之前,一定要作好前期规划设计工作,道路、电路、通信、排水、垃圾处理等需事先筹划,早做准备。土地复垦前,对于沟渠、道路、桥梁的设计规划要合理,以便于后期耕种。
(三)委托拆迁。针对村民自行拆迁存在安全隐患,可根据村民意愿将房屋拆除工作交由专业拆迁公司完成,以加快工作进度,避免人员受伤。
(四)拆迁农户安置。对于部分村民希望政府搭建临时简易房的要求,可考虑在一些地方集中搭建一部分临时住房以帮助村民过冬,也可以鼓励村民使用房屋拆除后的废料自行搭建。安置困难的农户建议以村组为单位在复垦土地之外集中搭建简易房。对于较大的自然庄,可进行逐次拆迁,分批完成,以减轻工作阻力,避免同时拆迁带来的人员安置过多的困难。
(五)借鉴学习。各乡镇可以组织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借鉴一些乡镇在拆迁和安置房建造上易为群众接受的方法和经验。
附件:各乡镇土地置换工作进度表。
根据2010年9月30县政府召开的全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议及泗政明电〔2010〕94号文件精神,10月13—15日,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对全县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督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此轮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共涉及15个乡镇,计划新增土地5000余亩,从整体上看,各乡镇在会后都进行了较为广泛地宣传动员,工作均全面启动,部分乡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进度不一。
屏山镇3个自然庄共168户,拆迁补偿协议基本签订完毕,并选定好村民安置点,拆迁工作已经开始。
刘圩镇涉及4个自然村,其中进度最快为四山村河南庄,共计49户,近130亩土地,正在紧张进行拆迁工作,预计本月可拆迁完毕,下月进入复垦阶段,其他3个村庄正在签订协议。
瓦坊乡小冒庄一期工程拆迁土地218亩,共68户,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毕,正在平整土地;二期学田庄整治即将启动。
长沟镇,4个自然庄228户共200余亩土地,房屋拆除工作基本结束,安置点已有部分建成并入住。村民高学美笑着对督查组说:“终于实现了30年前的居住梦想”,让所有在场人员颇为感动。
墩集镇涉及4个自然庄,其中周刘王庄已经开始拆除房屋,其他3个自然庄正在签订协议,安置点已经选定。
黄圩镇涉及窑场一座,无需拆迁和安置村民,现窑体已拆除完毕,正在清理地面垃圾,预计20日前可全部清理完毕。
大杨乡1个自然庄115户,目前村两委与村民的意向协议签订接近尾声,即将进入测量阶段。
大庄镇4个自然庄,目前已经全部与村民签订协议,正在拆除房屋和砍伐树木。
山头镇测量工作已经结束,下一步准备入户签订协议,安置点也已经选定。
黑塔镇3个自然庄,测量和意向协议基本完毕,安置点选定,即将展开拆迁工作。
丁湖镇11个自然庄,共涉及土地近1000亩,目前已有村庄协议签订完毕,进入拆迁阶段,安置点也已选定。
二、工作做法与经验
目前,对于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及置换工作,各乡镇普遍工作流程是:宣传动员—选好拆迁地点—测量核算—签订协议—张榜公布—拆除房屋—清理地面—土地复垦—建设新居,当前我县大部分乡镇都处于签订协议与拆除房屋阶段,少数乡镇如瓦坊乡小冒庄和长沟镇大高圩村已经拆迁完毕,即将进行土地复垦。
(一)成立工作组。一些乡镇成立了由镇政府、执法大队、土地所、城建所组成的工作组,在村两委的协助下开展拆迁工作,做到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二)合理选址。在拆迁过程中,各乡镇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注重选择交通条件差、居住稀疏、住宅年代久、村民拆迁愿望强烈的村庄,以减少拆迁阻力,有利于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张榜公示。对于各拆迁户的测量数据,经工作组的核对后进行张榜公示(如黑塔镇三甄村),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有序拆迁。为加快工作进度,一些乡镇在拆除房屋的过程中组织村两委(如刘圩镇四山村)帮助村民进行拆迁,或者承租给工程队(如长沟镇大高圩村)进行房屋拆除,极大地加快了工作进度。同时,很多已进行拆迁的乡镇计划将建筑垃圾铺设田间小道、沟渠和坑洼地带,进行垃圾合理利用,同时也为复垦工作提供便利。
(五)妥善安置。对已拆迁农户的安置工作,各乡镇及其村两委计划通过发放安置金、鼓励村民投亲靠友或租赁房屋暂住等方式进行临时居住,部分村民希望政府搭建简易房并配套相应设施。
三、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意见不统一。小部分村民因拆迁补偿、居住习惯、家禽养殖补偿、临时住所安置等问题不愿意搬迁,从而影响了整体拆迁工作进度。
(二)安置房规划设计问题。安置房价格、户型设计、面积、基础设施、选点等问题急需解决。目前,大部分乡镇即将面临安置房的建设问题,对于安置房的选点、户型设计、规划、配套设施等工作,各乡镇尚无经验可循,户型设计不合理与配套不完善都会影响到村民的搬迁意愿,价格过高也会超出村民的承受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增加难度。
(三)拆迁村民的安置问题。目前对于拆迁村民的临时安置主要依靠农户自行解决,在一些乡镇发现有部分村民在已拆除房屋的地块内搭建临时简易房,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复垦工作进度。同时,各乡镇均存在一些拆迁村民在县城或集镇购房、无需安置的情况,村民希望政府再给予额外补助(如屏山镇西陈庄)。
(四)安全问题。个别地方在拆迁工作过程中均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由村民自行拆除房屋和搭建临时居住点的,容易造成因拆迁而受伤等问题。
四、工作建议
(一)安置房建设。安置房的价格和基础设施等问题都是关切村民利益的大事,各乡镇可针对村民经济承受能力建设几种价格的安置房,村民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住房。
(二)新农村规划。在安置房建设之前,一定要作好前期规划设计工作,道路、电路、通信、排水、垃圾处理等需事先筹划,早做准备。土地复垦前,对于沟渠、道路、桥梁的设计规划要合理,以便于后期耕种。
(三)委托拆迁。针对村民自行拆迁存在安全隐患,可根据村民意愿将房屋拆除工作交由专业拆迁公司完成,以加快工作进度,避免人员受伤。
(四)拆迁农户安置。对于部分村民希望政府搭建临时简易房的要求,可考虑在一些地方集中搭建一部分临时住房以帮助村民过冬,也可以鼓励村民使用房屋拆除后的废料自行搭建。安置困难的农户建议以村组为单位在复垦土地之外集中搭建简易房。对于较大的自然庄,可进行逐次拆迁,分批完成,以减轻工作阻力,避免同时拆迁带来的人员安置过多的困难。
(五)借鉴学习。各乡镇可以组织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借鉴一些乡镇在拆迁和安置房建造上易为群众接受的方法和经验。
附件:各乡镇土地置换工作进度表。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工作动态(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