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泗县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三年发展规划(2020—2022年)》的情况汇报
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4月16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泗县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三年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划》出台背景和形成过程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和有关会议精神,全面践行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路径,县卫健委、三家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与省内外三级综合医院深度合作为抓手,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多次专题会议,就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任务及保障措施进行讨论、研究,并多渠道征求相关部门和合作城市大医院意见,制定了《泗县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三年发展规划(2020—2022年)》。
二、《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有六个方面内容:
(一)指导思想
持以人为本,狠抓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和内涵建设,打造高水平的省级区域医疗基地。
(二)基本情况
全县辖18家乡镇卫生院、8家卫健委所属二级机构、15家社会办医疗机构、175所村卫生室、1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037人。
(三)总体目标
全面实施卫生健康“361”程。“3”即经过3-5年努力,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县中医创成三级甲等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成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6”即在全县卫健系统全面推行6S管理,“1”即打造全省一流县级医疗卫生品牌。通过实施“361”工程,达到“631”目标,即经过三年努力,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年收入分别达到6亿元、3亿元和1亿元。
(四)工作任务
1.县人民医院。到2022年,年收入达到6亿元,建设成三级综合医院、皖东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
2.县中医院。到2022年末,年收入达到3亿元,基本实现以中西医医疗服务为中心,以康复和养老为两翼的医疗服务格局。
3.县妇幼保健院。到2022年末,年收入达1亿元,建成集保健、临床、教学于一体的二级妇幼保健院。
(五)工作举措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质量安全同质化管理,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防医疗纠纷和责任事故发生。
2.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按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泗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大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泗政办发〔2017〕55号)要求,大力推进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3.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出台较为完善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注重突出专科特色和优势,合理配置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资源。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对卫生健康领域建设项目及资金支持,继续推进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
5.加强托管式合作。进一步加强县人民医院与北京航空总医院、县中医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与省妇幼保健院的托管式合作。
6.全面实施“6S”管理。全面实施“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不断提升病人满意度和就医获得感。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三年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
2.抓好任务分解。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将三年发展规划分阶段、分年度实施,确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3.强化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保障各项计划实施;严格目标考核,确保规划目标落到实处。
4.完善评估机制。开展规划督办和评估、修订工作,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三、建议
《规划》经县深改会议研究通过后,由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行文下发。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