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健康安徽与爱国卫生运动
阅读人次:  
【字体:

九成的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牢记五个预防“法宝”+十大“误区”!

发表时间:2022-03-01 14:54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体:

我们如果控制不好“血糖”

除了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

糖尿病肾病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等

严重可能还面临截肢、失明、失聪......


世界卫生组织有说过

90%的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

如何不被糖尿病“缠上”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


1、多尿多饮多食


多尿:排尿频次增多,严重者每半小时就会排尿 1 次。

多饮:常感觉口干,饮水量和饮水频次相较于患者正常时期都有增加。

多食:常感觉饥饿,进食后会很快感觉再次饥饿。


2、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仍然下降


3、疲乏


表现为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比较差,休息后仍不能缓解


4、突如其来的视力减退


突然发生,或迅速加重的近视、视力模糊等视力减退的情况发生时,在找不到原因的情况下,可考虑检查一下血糖。


哪些情况最容易引发糖尿病?


因为糖尿病中有点“糖”字,很多人都以为是吃糖太多导致的。

事实上这些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平常少吃糖或不吃糖不一定能避免糖尿病。因为还跟以下因素有关:


1

吃得太好


糖尿病是“吃出来”的病!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经常聚餐吃好喝好!不是去这个餐厅吃,就是找个舒适的环境BBQ,大鱼大肉、煎炸熏烤的食物,一样都不少。虽然吃得好,吃着很美味,但是不代表我们就吃得健康。

同时,我们吃得太精细,总选择精米细面也不好。因为精米细面在谷物加工过程中,流失了大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并使得粮食的升糖速度大大加快。

因此,我们平时可以多选择一些粗粮,作为我们的主食!


2

久坐不运动


糖尿病与运动量和静坐时间脱不了关系!


如果我们运动量很小,又吃得很多,就会转化成脂肪和糖原存在体内,让人变胖,从而更容易有糖尿病。

我们都知道现代人都有“懒癌”,白天总想窝在床上、沙发上看手机、电视,或坐着打麻将,白天久坐不起。这类人,即使早晚有在锻炼,但比起白天多走动、多干活儿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3

肥胖超重


肥胖相当于把糖尿病领到了门口,特别是超重的人。


我们是否超重,可以用体质指数 BMI 来评估。
BMI = 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WHO 规定 BMI ≥ 25.0 kg/m² 算超重,BMI ≥ 30.0 kg/m² 算肥胖。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 BMI 相同的情况下,腰腹部胖的人会比四肢肥肉多的人更容易有糖尿病的风险。

所以,有肚子的,一定记得减减肚子哦!



我们要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药自古以来有治未病的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所以在糖尿病的防治中, 要在尿病的未病阶段开始预防。


为什么在糖尿病未病期开始预防呢?


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水平是会高于正常人群的,但是呢,又没有达到诊断糖尿病的这样一个血糖水平,恰好是处于正常糖耐量与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代谢状态。

这个阶段的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成糖尿病。所以,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合理饮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选择食用谷类食物来代替精白面粉。高纤维食物可以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要多吃各种的水果蔬菜


并且在饮食管理中要持之以恒、合理安排、规律进餐。这是很有效的糖尿病的预防的措施。


2、适量运动


每天抽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运动推荐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如慢跑、快走、健身操等等。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和心血管功能,甚至能够直接增强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


3、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肥胖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是引起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因此保持正常体重,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哦。


4、戒烟


吸烟不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还是引起Ⅱ型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吸烟能使血糖水平升高,并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戒烟时最好多准备些木糖醇香糖,烟瘾发作时,充分咀嚼口香糖,转移注意力,还能生津液,缓解口干口渴,而且木糖醇可以控制住糖的摄入,一举多得,是安全有效的戒烟法。


5、限酒


酒比起烟来,限制没有那么严格,不需要禁止,但应限量,不能酗酒贪杯。一方面,酒精伤肝,并直接损伤胰腺,导致人体消化功能受损,糖类和脂肪代谢随之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易造成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并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脏病等。


饮酒要注意以下几点:


喝酒要限量
  • 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下面的量。
  • 红酒不超过150毫升
  • 啤酒不超过400毫升
  • 白酒不超过50毫升


不要空腹饮酒
可以在先吃些主食的情况下,再少量喝点酒,既不容易喝醉,又对平稳血糖有益。


这些人要禁酒

如果血糖控制较差、近期内发生过低血糖者,以及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伴有脂肪肝或肝功能损害、高脂血症和痛风者,应严格禁酒。













以上这些预防糖尿病的小知识

你们都记住了吗?
远离糖尿病
就是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