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管理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健康科普
阅读人次:  
【字体:

手足口病高发季,托幼机构和家长要如何应对?

发表时间:2022-04-14 10:30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字体:


手足口病高发季

托幼机构和家长要如何应对

图片

手足口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因此托幼机构容易出现暴发疫情。


现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季,托幼机构和家长分别要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托幼机构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

切实落实每日晨、午检工作,发现发热伴手、足、口、臀部有丘疹、疱疹等症状儿童时,应立即通知家长,及时送诊。

图片

2. 严格执行缺勤登记制度

做好幼托儿童缺勤登记,并了解缺勤情况和原因,全面掌握儿童健康状况。

图片

3. 严格做好校园内部通风消毒

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进行通风换气、清洁消毒,并做好日常登记。在园内午睡的儿童应有独立的卧铺、卧具独立存放,定期对衣物、被褥等进行阳光暴晒。

图片

4. 加强环境、教具和餐具消毒

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天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需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

图片

5.加强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通过家长微信群、园区宣传栏等加大手足口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教育宝宝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宝宝不要与其他孩子共用餐饮具及毛巾等物品。

图片

6. 严格执行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制度

托幼机构需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并配备洗手液。每日督促和教育宝宝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的良好习惯。

图片

7. 严格执行手足口病疫情停课制度

现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时,需及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图片



图片

家长篇

图片

万一孩子中招,家长们也别太着急。儿童患病后应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最重要的是做好家庭护理。

图片

1. 饮食合理

图片

患病儿童口腔内疱疹会让孩子感到疼痛,甚至拒绝进食。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易消化的食物。部分口腔疱疹明显的患儿因疼痛进食困难,可采用吸管进食


图片

2. 患处护理

图片

手足口病的护理主要为保持疱疹局部卫生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手、脚长了疱疹,应保持局部的清洁和干爽透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此外,患病期间,还要注意给孩子勤剪指甲,不要让孩子抓疱疹,避免继发感染。


图片

3. 居家消毒

图片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在清洁后,可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患儿的奶瓶、水杯、餐具、玩具等物品可以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图片

4. 开窗通风

图片

患儿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


图片

5. 勤换衣被

图片

患儿衣服、被褥要保持清洁,衣着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平整干燥。


图片

6. 密切关注儿童情况


图片

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物。注意早期识别患儿是否有重症倾向(如出现持续高热、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及时就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手足口病高发季,托幼机构和家长要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