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人群已经高居世界首位,疾病管理面临严峻挑战。2020年发表的流调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上升至11.2%(WHO标准)。并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最新流调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30.2%。总体来讲,我国糖尿病人群数量非常巨大。此外,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人群数量更为庞大,达到惊人的35.7%,约是糖尿病人群的3倍左右。并且,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不理想,血糖控制率仅为50.1%。

糖尿病的健康管理“防大于治”,加强健康宣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已经成为共识。对于糖尿病的管理,除外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等,应将健康宣教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通过健康宣教提高全社会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让人们知晓“原来我们离糖尿病真的很近”。例如,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那么超重或肥胖人群可能就需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血糖变化;再比如,糖尿病是一个遗传易感性较强的疾病,那么伴有糖尿病家族史年轻人,可能要有意识的监测血糖水平等。良好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激活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的“内驱力”,让人群自发改善生活习惯,从日常生活中包括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等多个方面来有效预防糖尿病。即使是确诊糖尿病,也可以增加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结局。此外,特别需要纠正患者的一个认识误区是“吃药等于万事大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慢病管理的核心,依从性差本质上是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很多患者认为只要吃上药就万事大吉,平时不注意监测血糖,忽略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忽视自我健康管理,并且由于与医生缺乏沟通,治疗策略未能得到及时调整,长此以往,疾病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在具体药物方面,部分新发糖尿病患者存在抵触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现象,会错误的认为“注射胰岛素会产生依赖”。实际上,对于新发的较为严重的2型糖尿病来说,初始接受胰岛素治疗反而是恢复胰岛功能更好的治疗手段。 希望通过加强科普宣教及筛查,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纠正既往错误的饮食、生活及服药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白疾病早防早治,未病先防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