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处理
纠纷处理
1、沟通协商
及时介入:纠纷发生后,医院会尽快安排专人(如医患关系协调员)与患方沟通,了解患方诉求,倾听患者想法。
解释说明:从专业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方解释医疗过程、治疗方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情况。例如对于手术风险导致的不良后果,要详细解释手术前是如何评估风险并且已经告知患方。
调查核实:收集病历等资料:医院内部成立调查小组,收集和封存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医嘱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件,这些文件是分析纠纷原因的关键证据。
询问医护人员:找涉及纠纷的医护人员了解情况,包括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决策依据等,要求他们如实反馈。
2、第三方调解
医调委调解:如果医患双方自行协商困难,可以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医调委)申请调解。医调委有专业的调解员和医学、法律专家,他们会根据纠纷情况,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提出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其他第三方机构:也可以通过仲裁机构或者一些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调解纠纷,这些机构依据相关规则和专业知识对纠纷进行评判。
3、法律途径
法律咨询:医患双方都可以咨询律师,了解自己在纠纷中的权利和义务。医院法务部门或外聘律师针对患方的诉求进行法律评估,判断医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等法律责任。
诉讼解决: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纠纷,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进行裁决。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纠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