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从严治党纵深发展。我县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责任,深入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党的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党员素质。认真贯彻执行“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领导干部上党课等制度,组织全县卫健系统各级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使广大党员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二是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党建水平。根据各单位人事变动,及时做好县卫健委总支和所属各党支部换届工作,配强配齐各党组织班子,合理划分党小组,健全总支及所属支部组织机构。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组织战斗力。县卫健委党组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来抓,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学习“两准则三条例”,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不断加大执纪力度,卫生健康领域廉政风气进一步加强。
(二)实施人才强医战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实施“人才强医战略”,全面提升县内医疗服务水平。一是深化人才培养开发。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完成订向培养就业协议书签订84人,中医师承3人。坚持医务人员学历再教育、短期培训、外出进修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二是积极搭建引才平台。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拟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41人,通过简易程序引进人才7人,其中研究生3人。完成签约定向免费医学生18人、乡村医生定向委托14人。三是激发人才内部活力。全面加强各类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今年新增申报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43人,因一线医务人员可免高级职称理论考试外,卫健系统预计直接参与高级职称评审人数约140人。
(三)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公立医院管理救治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切实加强县委对医改工作的领导作用,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高位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推进全县卫生健康工作高效落实。二是推进跨区域医联体合作深度。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目标,积极推进县级医院与国内三甲医院开展托管式合作,县人民医院与北京航空总医院和安徽省儿童医院、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和南京市儿童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与安徽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和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共建。全县有省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病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8个。通过借力发展,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收入达35%以上,三四级手术占比50%以上,全县跨省异地就医比例同比下降3.56%。同时,泗县卫健委将持续对接杭州市滨江区卫健局,开展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推动泗县滨江两地合作事项落实。三是持续深化城乡医共体协作。制定并完善医共体专家下沉机制,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定期到基层分院坐诊、查房、带教等,实现了医共体建设“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目前,牵头医院下派帮扶医生65人,开展外科手术255例,诊疗11540人次,授课培训435人次,大型义诊22次,双向转诊同比增加23.6%,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同比提升4.25%,县域内就诊率同比提升了4.08%。四是不断完善卒中防治体系。我县被评选为2024年“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区(县)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的试点地区。泗县人民医院、泗县中医院作为具体牵头落实单位,建立“县、镇、村”一体化的脑卒中防控体系,着力提升脑卒中患者救治效率,全面提高中风防治的整体水平。五是扎实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2024年以来省内外来泗中医专家共计诊疗患者4528人次,教学查房638人次,举办各种学术讲座9次,培训医务人员1088人次。全县1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统一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占比率为29.30%,基层4类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占比率为34.27%,满足农村地区群众中医就医需求。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服务群众3500余人次,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走进基层惠及群众。
(四)稳抓重点人群健康,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2024年以来,全县共报告传染病3615例。其中乙肝1200例、流行性感冒970例、其他感染性腹泻789例、梅毒254例、肺结核185例,前5种病例占比为79.10%。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98299剂次。全县共4139名适龄儿童建立了预防接种档案,建证率达100%。二是不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全力保障母婴安全,落实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孕产妇实现零死亡率。今年我县新生儿死亡率0.55‰、婴儿死亡率0.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3‰,均低于上级要求。全县儿童营养包免费发放,应领人数4187人,实际发放3924人,发放率93.7%,累计发放17942盒,有效服用率92.1%。三是不断提升托育服务水平。围绕群众需求,坚持普惠优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培育发展多元化的普惠托育服务。全县婴幼儿托位数2401个,千人口托位数3.2个,全年实际入托1403 人,托位利用率为58.4 %,居于全市首位。普惠托位达到1601个,普惠托位占比为66.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四是持续关注农村“两癌”筛查。落实免费“两癌”筛查民生实事政策,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期治愈率,增强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宫颈癌筛查16778人,其中35-45岁目标人群5600人,完成筛查657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7.5%。乳腺筛查5519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8%。五是切实做好“两病”一体化管理。建设“两病”一体化签约服务管理系统,组建县乡村“两病”一体化管理团队472人,制定8个一体化管理服务包,有效推进医防融合,提高“两病”控制率。六是积极做好精神卫生工作。扎实履行职责,统筹政法、卫健、公安、属地积极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工作。我县登记在册的精神障碍患者共4377人,报告患病率5.82‰,规范管理4375人,规范管理率99.95%;面访4376人,面访率99.98%。
(五)做实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群众就医幸福感。一是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2024年我县常住人口75.2万,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103824人,健康管理76785人,健康管理服务率73.96%;高血压患者92183人,健康管理人数80542,健康管理率服务率87.37%;糖尿病患者30339人,健康管理人数24909人,健康管理服务率82.10%。二是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2024年,全县已签约人数397002人,签约率为52.79%;重点人群签约人数147672人,签约率为68.76%。三是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我县“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基本标准以上机构有19家,黑塔镇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徐贺卫生院、小梁卫生院、瓦韩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达到基本标准以上通过率90.5%。四是积极创建优质医养结合。目前我县已有屏山镇卫生院、大庄镇中心卫生院、黄圩镇中心卫生院三家单位被评为安徽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泗县夕阳红老年公寓正在积极创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六)强化卫生综合监管,严抓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今年,共办结行政处罚案件47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107件。完成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任务178户,任务完成率100%。二是严格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县卫健委对重大紧急信访信息及时报送、重复信访及信访积案妥善处理,从严从实从细做好保安全、护稳定工作,做到一案一策,及时解决信访人合理诉求,有效化解信访难题。三是妥善处置医疗纠纷。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妥善解决医疗纠纷难题,依法保障双方权益,年内调解医疗纠纷2起,均未发生严重医患冲突事件。
(七)落实双招双引政策,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全力推进双招双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命健康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先后外出招商8次,围绕医疗器械、安心托育、健康养老等生命健康产业招商考察16次。新签约项目泗县乖宝宝托管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亿元;已签约项目年产100万套一次性卫生材料项目已开工纳统,总投资额0.98亿元;在建项目泗县煊炑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二是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泗县人民医院应急救援病区(大庄分院)建设及附属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宿州市泗县人民医院肿瘤专科医院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和县医院老区危房拆除工作均已完成,正在进行院内房屋装修改造。
(八)巩固爱国卫生工作,持续加强健康宣传力度。一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联合县爱卫成员单位举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活动共180余场次,有效宣传全民健康和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二是用好线上活动载体。通过“健康泗州”微信平台和“健康泗县”微博,加强卫生健康主题活动日宣传。2024年,全县共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167篇,其中省级以上129篇,较好的传播了卫生健康正能量,讲好卫生健康故事“泗县篇”。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24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