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夏日防治风湿关节痛,中医智慧护关节!
中医特色|夏日防治风湿关节痛,中医智慧护关节!
夏天气候湿热,湿邪易侵关节,引发风湿关节痛、麻木、肿胀等症状,阴雨天尤甚。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夏季是防治黄金期,抓住夏日养阳,可事半功倍。以下突出中医特色防治方法:
·预防为主,避邪防寒·
忌贪凉
o空调温度≥26℃,避免冷风直吹关节;忌冲凉水澡、游泳后速入空调房。
o随身携带薄外套,护住膝、肘、肩等易感部位。
促排湿
o适度出汗:晨间散步、八段锦微汗即可,忌大汗伤阳。
o阴雨天减少外出,居室用除湿机。
科学运动
优选游泳、骑车等无负荷运动,避免爬山、长跑加重关节磨损。
防暑湿
夏天空气潮湿,关节像泡在水里,肿胀、酸痛感加重,避免凉水澡或低温游泳。
避免紫外线“挑刺
皮肤红斑狼疮患者夏天晒太阳,皮肤红斑会变多,甚至引发全身不适。
·中医特色适宜技术·
内外兼修,标本同治
三伏穴位贴
作用:借三伏阳气最盛之时,将温阳散寒药物(如白芥子、细辛、生姜)贴敷于肺俞、肾俞等穴,激发经气,驱除深伏寒湿。
疗程:每年头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连续3-5年效果更佳。
艾灸疗法
温通要穴:针对肾俞、命门、足三里、关元等穴施灸,可温补肾阳、散寒除湿,尤其适合关节冷痛僵硬者。
热瓦灸(民俗疗法):将瓦片晒烫后包裹热敷痛处,简单易行,温经活络。
针灸与特色针法
o常规针刺:取肩髃、曲池、外关、阳陵泉等穴疏通经络,缓解肿痛。
o火针疗法:烧红针尖速刺痛点,强力散寒通痹,三伏天疗效倍增。
o温针灸:针柄加艾柱燃烧,热力直透筋骨,适合膝关节炎。
拔罐与药罐
走罐祛湿:沿膀胱经走罐,排出深层湿毒,改善寒湿痹阻所致麻木。
中药药罐:罐中注入祛风湿药液(如羌活、独活),增强疗效。
中药热敷与熏蒸
药包热熨:将桂枝、威灵仙等药物煎煮后热敷关节,每次30分钟,连用21天缓解膝骨痛。
全身熏蒸:利用中药蒸汽打开腠理,促进药物透皮吸收,驱邪外出。
督灸
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来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运用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的综合作用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温肾壮阳、行气破瘀、拔毒散结、祛寒利湿、通督止痛的功效。
推拿与导引术
舒筋手法:按揉足三里、拿委中穴,松解肌肉紧张。
活腕功/太极导引:每日练习扇指、云手等动作,通气血、防僵硬。
食疗药膳:内养正气,外御邪气
附子鸡肉汤
鸡肉500g + 熟附子10g + 生姜30g,温火慢炖2小时,每周1次,温肾逐寒。
藤类药膳方
鸡血藤、狗脊各15g煮水代茶饮,舒筋活络。
忌口清单
少食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避免加重炎症。
为何夏季是黄金治疗期
1. 阳气旺盛:气血畅通,药物更易直达病所。
2. 腠理开泄:艾灸、贴敷、熏蒸等外治法渗透力倍增。
3. 预防冬病:夏季驱除寒湿根基,可减少秋冬复发。
抓住黄金期,行动正当时
夏季阳气外浮,易受湿邪,但也是治疗最佳时。综合中医方法,强化体质,可有效预防秋冬复发。立即行动,让关节告别疼痛,拥抱健康夏日!
(注:个体差异大,严重者请及时就医)
泗县中医院特邀中日友好医院风湿病科专家定期来院坐诊、查房,呵护您的健康。
预约电话:0557-3580333
时家林主治医师:18895709573
专家简介
中日友好医院 鄢泽然
中医风湿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肌炎、白塞病、纤维肌痛综合征、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疾病。擅长风湿免疫类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系统诊治。熟练掌握关节超声及超声引导下关节腔穿刺治疗。采用中药改善口腔溃疡、眩晕、畏寒怕冷等症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内科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质疏松分会理事、北京中医学会会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已结题),发表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相关的多个临床和基础研究。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