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 新闻发布 > 新闻发布会及其他发布实录
阅读人次:  
【字体:

泗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2022年上半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发表时间:2022-08-29 16:24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字体:

尊敬的各位领导,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县生态环境分局新闻发布会。根据安排,现就我县上半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向新闻界的朋友们通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为持续改善我县主要河湖水环境质量,今年以来,我县围绕国省考断面和重点河流,分流域、分河段进行治理,制定出台《泗县石梁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石龙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召开4次县环委会、12次专题调度会,县领导一线实地督导水污染防治工作22次,下发工作提醒函4件,交办单6件。持续推进重点治污工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集中排查清理污染源,持续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上半年我县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二、国省考断面水环境状况

(一)国考断面6个。沱河关咀(执行标准Ⅲ类)目前水质均值为Ⅲ类,唐河泗县(执行标准Ⅲ类)目前水质均值为Ⅲ类,新汴河团结闸(执行标准Ⅲ类)目前水质均值为Ⅲ类,老濉河泗县(执行标准Ⅲ类)目前水质均值为Ⅲ类,新濉河大屈(执行标准Ⅳ类)目前水质均值为Ⅳ类,石梁河王庄西(执行标准2021年Ⅳ类,2022年Ⅲ类)目前水质均值为Ⅳ类。六个国控断面均为生态补偿断面。

2.省控考核断面(2个)。石龙湖湖心(执行标准Ⅲ类)因施工停采,新汴河墩集(执行标准Ⅲ类)目前水质均值为Ⅲ类。

三、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紧盯重点河湖流域抓落实。针对石龙湖、石梁河水质问题,实施石梁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投资800万元,实施石龙湖水体清淤治污,清淤土方约8万方。投资2800万元,实施石梁河大中小沟治理、清淤疏浚及生态修复工程,治理面积约193.2km²,疏浚大中沟39条,新建(维修)节制闸5座,滚水坝10座,桥梁5座。目前,总体进度完成过半。同时,持续开展重点河湖流域常态化巡河,定期打捞枯死水草、水面垃圾等漂浮物,加密河道水质监测频次,及时掌握全县水域水质变化情况。

二是开展考核断面汇水范围排口排查监测。对全县主要河道、支河支沟、污染源入河排口、雨洪排口、农田退水口、水产养殖排口进行全面排查并对排口水质取样监测,建立健全“一断一网”监测体系,共排查各类排口57个,采样监测53个,排查及监测数据及时报送市生态环境局。

三是实施河湖水域枯死水草清理。为改善我县水环境质量,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总河长1号令,印发了《关于持续深入开展“清河行动”的通知》,建立奖惩考核机制,成立联合成立专班,每周督办,每月考核通报。4月初开始,我县全面启动枯死水草清理打捞行动,对唐河、沱河、新汴河、新濉河、老濉河、石梁河、石龙湖等主要河湖及支沟支流枯死水草进行清理打捞。截止目前,共清理河沟道长度740公里,清理垃圾8600立方,清理固体废物120吨,清理水草89250立方,清理乱堆乱放36处、乱建16处。

四是开展城区雨污管网排查整治。我县城区地下管网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管网错接混接、雨污合流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为彻底解决城区污水管网治理问题,对城区雨污管网全面排查,逐一建立管网问题清单,落实管网分流改造、修复、维护等措施,做好雨污管网问题整治,严防雨污混流、污水溢流入河。目前,改造污水管网63公里,修复污水管网19公里,新建雨污水管网23公里,新建污水提升泵站1座,整修、扩容污水提升泵站1座。

五是加强涵闸调度。科学合理调度涵闸,每次开闸前,我县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均通过函告、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提前告知下游五河县、泗洪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等部门,给下游留有充足时间做好准备。

六是做好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2022年市下达我县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任务数5个,我县对大路口镇、丁湖镇、草沟镇、长沟镇、屏山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提质增效工作。目前大路口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程已竣工,设备已安装调试,改造后达准四类水排放。

七是加强新汴河饮用水源地监测能力建设。为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保障全县人民饮水安全,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全面加强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投资315万元,在新汴河饮用水源地建设先进、安全、科学、稳定、规范、可扩展和绿色环保的高标准水质自动监测站一座,监测项目包括五参数、氨氮、总磷、大肠杆菌、生物毒性、重金属等27项指标,实现对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我县饮用水安全、水环境精准、精细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科技和数据支撑,提升了现有水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目前,该水质自动站已建设完成,正在试运行。

四、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情况

我县与五河县、泗洪县建立良好的工作沟通机制,定期开展联合监测、联合巡查、联合推进问题整改。一是加强日常巡查。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五河、泗洪等毗邻县水质污染问题,及时以电话、函告等方式,要求对方迅速整改。二是加强联合巡河。对南沱河、唐河樊集至关咀段,每月组织1次联合巡河,发现问题现场交办,督促整改。三是加强水质监测。我县与五河县、泗洪县每月共同对唐河、南沱河、新汴河、新濉河、老濉河水质进行联合监测,汛期加密监测频次,每周进行2-3次监测,监测结果信息共享。实现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步治理。对于两县难以解决的相关问题,及时提请两省、两市帮助协调解决。

通过综合治理,1-6月份,我县6个国考断面较去年同期稳定改善,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五、下一步工作

我县将全面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推深做实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实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湖长制”,做好石龙湖、新汴河、唐沱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按照《泗县石梁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紧盯时间节点,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水质达标。二是统筹调度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排查重点企业、重点河流、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加强环境监管,消除各类环境安全隐患。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密切跟踪气象灾害、水利调节和安全生产事故等预警性、苗头性信息,科学研判环境影响,及时启动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