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2023年度第三季度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2023年第三季度,泗县生态环境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各项重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工作具体落实情况公开如下:
一、高要求加强党的建设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局领导班子带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红旗党支部创建,扎实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继续做好保密、安全生产、驻村帮扶等工作,全县生态环境领域总体安全有序,未发生意识形态安全事件。今年1-9月份共研究党建工作3次,召开党风廉政会议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9次,党员集中学习32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9次。
二、高标准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对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面认账、全面整改、全面尽责,紧紧围绕环保督察反馈和交办问题,强化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举一反三开展自查和“回头看”,聚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常态长效抓整改,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的问题,扎实推动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按时序要求整改销号。截至目前,2023年全县应销号问题109个,已销号问题84个,未销号问题25个。未销号问题中,省级层面1个(为2022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交办问题,目前已申请市级验收),市级层面7个(含市生态环境警示片交办的问题5个),县级自排查问题17个,均为8、9月份新增问题。
三、高质量打好“三大保卫战”
(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综合治理,以“五控”为抓手,以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扎实开展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对标市局反馈餐饮油烟治、噪声扰民和恶臭扰民等271个问题(餐饮油烟扰民问题74个、噪声扰民问题181个、恶臭异味扰民问题16个),进行专项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持续加强散乱污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监督检查,带领技术团队开展城区VOCs、O3走航监测工作,建立切源头、管过程、治末端的长效机制,确保县域空气质量全面向好。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重污染天气期间共出动160余人次对建筑工地、企业等进行检查,同时通过供电公司调取40余家企业用电情况进行精准管控。全面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制定印发《泗县2023年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十条硬措施”,形成“层层包保、具体到人”的立体责任网络,确保责任压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截至2023年10月8日,全县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较2022年同期(35微克/立方米)降低14.28%,皖北18县排名第二,全市排名第一;PM10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较2022年同期(70微克/立方米)降低17.14%;优良天数比例为81.1%(228天),较2022年同期改善3.9%,空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一;圆满完成午季禁烧“零火点”任务,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正有序推进。
(二)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围绕国省考断面和重点河流,加强河湖岸线保护和水生态修复,扎实开展石龙湖流域重点治理,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对全县主要河道、支河支沟、污染源入河排口、雨洪排口、农田退水口、水产养殖排口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健全“一断一网”监测体系,加密各考核断面水质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为溯源提供依据,2023年以来,共巡河3000余公里,下发涉水交办单23件共78个具体问题,提醒函4件。扎实开展清河清湖行动,印发《关于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清河清湖行动”的通知》,开展重点河湖流域常态化巡河,组织推动属地部门打捞枯死水草、水面垃圾等漂浮物,截至目前,共清理河沟道长度700余公里、乱搭乱建14处,垃圾7100立方、固体废物50吨、枯死水草30000立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加强跨界水体联防联控和水利涵闸调度,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同步治理。稳步推进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全面排查整治城区雨污管网,着力解决雨污合流,污水滴、冒、跑、漏、溢流入河现象。落实自然保护地禁捕,印发《关于泗县自然保护地禁捕的通告》,生态环境分局、自规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水利局多次开展专项执法,出动执法人员70余人次,执法车辆20余车次,有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2023年1-9月份,我县6个国考断面均稳定达到考核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一。
(三)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围绕“生活垃圾无害化、道路硬化、污水净化、村庄绿化、村貌美化”的目标要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时序推进4个2023年省市下达我县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针对37个2023年省市下达我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制定“一水一策”实施方案,组建泗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专班,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措施全面开展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6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完成率70.3%。加强面源污染整治,印发《泗县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农业农村污染点源全面排查整治,共排查全县养殖场(户)221家,立案处罚5起,排查发现问题49个,均已完成整改。全力做好5个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加强辖区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入河排污口监管,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加强“两公一住”用地监管,目前,已完成泗县2023年第1批次城镇建设用地、泗县2023年第2批次(只转不征)城镇、集镇建设用地土壤状况调查。
截至目前,全县土壤安全利用率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
四、高效率优化环境管理服务
2023年以来,我局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规范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切实把好生态环境准入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文件要求,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管理,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按照“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为企思路,主动服务帮扶企业, 加强环保宣传和技术辅导,有效化解企业潜在的环境风险。持续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安徽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豁免名录(试行)》内项目实施环评豁免管理,不让建设项目在环保部门搁浅。
2023年以来,我局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报告表)17 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124个,对符合豁免条件的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管理;共核发42 家企业的排污许可证,其中简化管理32家,重点管理10家,打出了“豁免环评一批、自行备案一批、优化服务一批”的组合拳。
五、高水平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2023年以来,我局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大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执法、规范执法能力。创新生态环境执法模式,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问题发现机制,提升问题发现能力,精准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23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5起,累计罚款金额912022万元,免罚案件3起,行政执法和法制审核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六、高科技提升监测能力
以污染源总量监测为重点,以地表水及饮用水源常规监测为基础,积极做好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不断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扎实做好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对城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两个点位(市府广场、二中)各6个项目进行监测,空气质量数据实时向社会发布。加强国省控断面监测,对县域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省控监测断面以及县域小流域水系入河支沟监测,监测点位约50个,每月进行一至两次常规监测,每月为上级部门提供数据近1500个。有条不紊地进行污染源监测工作,对我县污水处理厂、规模养殖场以及入河排污口等进行采样监测,每月提供监测数据近240个。加强应急监测,汛期对各流域水环境质量异常情况进行溯源调查,监测频次为每周1-2次。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每月对新汴河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取样监测一次,第三季度进行了109项全分析;对我县28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指标39项,第三季度进行了93项全分析监测。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