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宿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8号民生建议的答复
李月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取消秸秆禁烧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秸秆焚烧的危害性
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尘易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雾霾频繁发生,不但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带来较大刺激,极易诱发呼吸道疾病,而且焚烧秸秆容易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焚烧秸秆时产生的烟雾致使能见度降低,尤其是高速公路两旁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焚烧秸秆还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直接减少农业收益。焚烧秸秆极易引发火灾,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露天焚烧秸秆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情况
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克服麻痹心态和常规思维,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禁烧工作部署,按照“属地管理、以疏为主、以堵促疏、标本兼治”原则,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包保责任、加强服务指导、强化督查检查,做到秸秆禁烧全时段、全覆盖、无死角,秸秆清运离田收储快速、到位,秸秆综合利用多样化、高效化,促进大气环境改善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一)秸秆禁烧工作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秸秆禁烧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源头利用,严格禁烧管控,严明考核奖惩,露天焚烧秸秆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禁烧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包保责任。泗县及时启动秸秆禁烧工作动员,制定印发《泗县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指挥部及16个包保工作组,形成“层层包保、具体到人”的立体责任网络,确保责任压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从5月20日开始,全县县直单位参与禁烧工作的包保人员全面进驻所包保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工作,各镇(开发区)、街道迅速设置禁烧值守点、组建应急小分队、设立监控点、组织流动哨,实行全天候驻守、巡查和值班。通过网格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包保人员、每家每户、田间地头。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移动终端、网络等媒体和政府通告、新闻报道、横幅标语、宣传车、手机短信(微信)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主动进村入户,营造禁烧氛围。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秸秆禁烧要求和焚烧危害及后果,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形成户户支持禁烧、人人遵守禁烧政策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履职履责缺位、工作不力和违法焚烧行为及时曝光,筑牢禁烧“防火墙”。
三是加强督查巡查,严肃责任追究。禁烧工作期间,县纪委监委、综禁办、大督查办、六纪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成的县督查组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不间断开展巡回督查,及时编发综禁工作督查通报,发布各类禁烧工作信息,保证信息畅通性。重点对各镇、开发区抢收抢种、收割限茬、秸秆打捆离田、秸秆清理清运、秸秆收储点和临时堆放点责任落实、消防安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交办,并及时督促整改。对禁烧工作开展不力、违反禁烧工作纪律等行为严肃追责问责。2022年度,根据安徽省卫星遥感监测信息显示,全县未发生一起火点,圆满完成午秋两季禁烧“零火点”任务。
(二)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规范秸秆处置,实施秸秆打捆离田。我县组织调配秸秆打捆机和离田运输设备,落实秸秆“当天清理不过夜”要求,及时组织做好秸秆清理、清运、离田工作。所有离田秸秆严禁随意倾倒,坚决防止河流沟渠因秸秆堆积造成水体污染或汛期内涝隐患。满足群众秸秆离田堆放需求,按照“就近集中,方便运输”的原则,利用空闲地、废弃地科学合理布局收储点和临时堆放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安排专人24小时看护巡查,避免火情。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按照《方案》要求,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主体,引导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综合利用大户)采取揉丝粉碎、固化成型燃料、黄贮氨化、食用菌种植、花木基质等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集料化多元利用途径回收、加工秸秆,切实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层次,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解决秸秆出路问题。
三、关于冬小麦农作物生长问题
目前,我县对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的是全部打捆离田。禁烧以来,全县冬小麦长势良好,尤其去年出现大丰收。小麦不易扎根、不抗寒、生病乃至大面积死亡,究其主要原因是秸秆未得到有效综合利用,未实施全部打捆离田政策。
感谢您对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联系电话:0557-7022749
是否向代表反馈:是
代表评价情况:满意
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2023年4月15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