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 规划计划
阅读人次:  
【字体:

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24-01-23 16:37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字体:

2023年在委、政府的领导下,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严格控源头、管过程、重惩处,明责担责、共识共为,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2023年度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工地扬尘管控。针对建筑工地扬尘防治问题,坚持一岗双责,做好扬尘防治工作。全县5000平方米以上的在建工地全部联网,在建项目全部达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要求。二是加强车辆扬尘管控。强化渣土运输源头治理,对运输车辆行驶路线进行实时监控,全程动态跟踪,杜绝改变规定线路、随意倾倒等违规行为。三是加强道路扬尘管控。提高环卫清扫保洁作业标准,优化道路洒水冲洗保洁作业流程,加大机械化洗扫作业频次,实行全覆盖、全天候循环洗扫、降尘、保洁。四是加强物料堆场管控。积极防治料堆场扬尘污染,完善管理体系,从企业规模、料堆归属、物料属性、物料名称、料堆规模、防尘措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等方面排查,及时督促整改。五是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专项执法检查。制定印发《泗县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防治实施方案》,多次组织公安局、应急局、市场局、城管局、生态环境分局等部门开展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燃禁放专项执法检查。六是加强餐饮油烟治理。实施网格化监管,划分25个监管片区,对城区全部1200余户(含单位食堂)餐饮服务场所油烟净化设施进行清理登记,通过餐饮油烟智慧管理平台系统实时监控设施运行状况。是压实秸秆禁烧工作。制定印发《泗县2023年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指挥部及16个包保工作组,形成层层包保、具体到人的立体责任网络,确保责任压实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2023年度,我县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3565微克/立方米,较2022年同期分别降低5.14%10.96%;优良天数292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0%,大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一。

(二)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开展全面排查监测。在全县主要河道、支河支沟、污染源入河排口、雨洪排口、农田退水口、水产养殖排口开展全面排查,建立健全一断一网监测体系,加密各考核断面水质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为溯源提供依据。2023年,巡河5000余公里,下发涉水交办单32件共106个具体问题,提醒函4件。二是开展清河清湖行动。印发《关于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清河清湖行动的通知》,开展重点河湖流域常态化巡河,组织推动属地部门打捞枯死水草、水面垃圾等漂浮物。是突出生态湿地协调治理。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修复项目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已下拨项目资金2102万元,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围栏工程已完成约11000米,界碑界桩已安装。积极申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并获批5265万元,实施石龙湖生态缓冲带构建和生态修复工程,目前项目已挂网公示是实施泗县城区雨污管网升级改造工程。以北部新城为重点开展城区管网全覆盖排查工作,已排查监测管网98km,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落实。积极申报政府专项债券8000万元,新建雨污水管网19km、修复疏通老管网23km、雨污水提升泵站2座,目前工程已竣工。是落实区域联防联控。与五河县、泗洪县建立良好工作沟通机制,定期开展联合监测、联合巡查、联合推进问题整改等工作。是强化山芋打粉监管。加强山芋打粉风险研判,严禁无治污设施、不具备条件的一切打粉户从事山芋打粉,对拒不整改、无法整改且打粉设备未拆除的要限期拆除。

2023年度,我县6个国考断面均稳定达到考核目标,优良水体比例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其中新濉河大屈断面超额完成目标,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市第一。

(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围绕生活垃圾无害化、道路硬化、污水净化、村庄绿化、村貌美化的目标要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23年省市下达我县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是4个,已全部完成二是抓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3年省市下达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是7个,已全部完成,通过验收。三是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整治。2023年省市下达我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是37个,总面积约142693平方米。积极申请黑臭水体治理资金共4600万元,目前37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整治完毕,并通过验收。四是做好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2023年市下达我县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任务数5个,经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调度后,该工作已基本完成。五是加强两公一住用地监管。严格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目前,已完成泗县2023年第1批次城镇建设用地、泗县2023年第2批次(只转不征)城镇、集镇建设用地土壤状况调查。六是加强危废监管力度。健全固废危废污染防控长效机制,强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严厉打击跨界倾倒危废行为,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今年完成对泗县墩集镇“11.15”污染环境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处置,赔偿金额540.94万元,涉案企业赔偿款项已全额缴纳至县财政账户。

(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开展情况

紧盯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强化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举一反三开展自查和回头看,聚焦突出问题、重点任务、常态长效抓整改,制定印发《关于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压紧压实各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相关职责,构建全县责任单位齐抓共管的大格局,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的问题,扎实推动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2023年度我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共103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存在问题

(一)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大气防控基础薄弱,空气质量改善成效不够稳定,有关部门源头管控措施少,城市扬尘管控仍然滞后,远程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同时,我县涉气企业普遍存在原辅料源头替代不足、污染防治设施简易低效等问题。绿色企业底数少,小微企业分布零散,监管难度大。

(二)水污染防治方面。我县年地表水国考断面虽达到考核目标,但跨省界、市界河流较多,石梁河王庄西断面稳定达标形势依然严峻,石龙湖断面持续改善的难度不断增加农村面源污染、畜禽粪污养殖污染防控任务艰巨,汛期上游来水难以把控,实现水质全面向好任重道远。

(三)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未能有效收集处理,部分镇级污水处理厂存在建设规模偏小,镇区污水不能应收尽收,应处尽处。二是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易查难推。秸秆、垃圾入河,农村生活污水仍是我县黑臭水体主要成因,基础设施不完善、源头难以遏制等问题亟待解决。

(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方面。经多次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我县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但举一反三、主动排查整治还不够深入。以石龙湖、石梁河为代表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石龙湖、石梁河流域范围内污水直排面源管控难度大、截污纳管工程短板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仍需持续用力、常抓不懈。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源头治理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五控为抓手,加强扬尘、餐饮油烟综合治理,强化移动源排放整治,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同时,强化秋冬季重点时段大气管控,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体系,实现对企业污染源、餐饮污染源、道路移动污染源等方面的重点管控,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二是综合治理强化水污染防治。紧盯6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持续开展全县河流污染源排查整治,落实《泗县石梁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深入抓好全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考核断面水质预警,积极推进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提升断面水质自动化监测水平,加强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按照《泗县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加快黑臭水体整治,加强城镇雨污分流和配套管网建设,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

三是系统治理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突出重点区域、行业,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规范运行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加快提质增效进度,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健全固废危废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固废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巩固大排查成果,严厉打击固废危废非法跨界转移、倾倒、处置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是强化机制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继续压实各镇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扎实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行动,落实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将生态环保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系统推进问题整改,严格对照整改工作方案、清单、措施,确保按期完成整改销号任务。坚持举一反三,由点带面对全县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彻底整治,建立长效机制,补齐短板,继续加强后续跟踪监管,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回潮反弹,确保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