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泗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73号提案的答复
陈杰委员、刘书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治黑臭水体建设水美乡村”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泗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要求,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民生实事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立足流域全局,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全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目前,我县131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2022年完成治理任务1个,2023完成治理任务37个,计划2024年完成42个,2025年完成29个,2026年完成22个,届时将全面完成省级监管清单中的黑臭水体任务。
一是坚持系统施治,构建全链条实施体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治理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制发《泗县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治理措施、责任单位、治理顺序,实行台账化管理、分级式治理。强化技术支撑,联合市县环境系统技术力量组建专班,结合卫星遥感结果,以乡镇政府驻地、农村居民居住地周边河塘沟渠为重点,对全县黑臭水体逐一现场踏勘识别,同步开展污染溯源分析,建立工作台账,编制“一水一策”治理方案。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落实全方位治理要求。注重分类施策。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减少污染物,内源治理、清淤疏浚,修复生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连通水系、促进水体循环”等方式,“一水一策”解决农村水体黑臭问题。强化源头管控,在全市率先于镇政府驻地建设污水处理厂17座,配套主、支管网171.62公里及接户管网102公里,总设计处理规模达1.46万吨/天。实施“三大革命”“三清三化两提升”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0.4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2.2%;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争取中央水污染专项资金5265万元,实施石龙湖生态缓冲带构建与生态修复项目,建设自然恢复为主的净化工程,强化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
三是坚持长效久治,确保全时段治理成效。长效管控有机制。制定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护管理办法》,明确长效管理模式、维护内容、职责划分、监督考核标准及奖惩办法,确保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防止“返黑返臭”。建立定期监测、河湖长林长巡查养护、执法监管常态化机制,确保水体“长制久清”。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定期排查并将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纳入监管范围,明确治理目标和时限,因地制宜制定“一水一策”治理方案,确保水体及时得到治理。管理维护有队伍。建立了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属地镇政府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运维单位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长效运维管理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将继续按照“五治两清一连通”治理要求,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同生活污水整治、垃圾治理、农村水系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衔接推进,因地制宜优化污水处理方式,加强黑臭水体的源头治理和动态清零。
感谢您对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联系电话:0557-7022749
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2024年4月26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