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 规划计划
阅读人次:  
【字体:

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25-03-27 16:54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宿州市泗县生态环境分局
【字体:

2024年以来,泗县生态环境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做好我县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工作现将2024年度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系统推进控气、控尘、控车、控烧、控煤等五控措施,进一步强化管道路、管烟花、管油烟、管时段的工作力度,提升科技治污水平,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建立问题整治闭环管理机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中向好。深入治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实施重点企业、涉VOC企业、涉气企业的分级监管,严控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严肃查处违反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要求行为,做到源头控制强力控加强建筑施工、道路、砂石料场、物料堆场整治,强化渣土运输源头治理,提高环卫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切实落实抑尘措施突出管结合群众家门口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纵深化推进民生实事落实力度,联合市场、城管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工作,共排查、整治问题175件,全面提升群众生活环境的幸福感。

(二)着力打好碧水持久战。扛责尽责,全面落实河湖长职责健全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及河湖警长制推动河湖保护、管理、治理三位一体责任落实到位。常态长效,全域开展清河清湖行动印发《关于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清河清湖行动的通知》开展重点河湖流域常态化巡河2024年以来,县镇村三级河长巡河6000余公里,下发涉水交办单32件共106个具体问题,提醒函4件,共清理河沟道长度700余公里聚力攻坚,扎实推进湿地系统修复保护印发《关于泗县自然保护地禁捕的通告》,多部门协同对我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沱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有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改善我县湿地生态环境。

2024年度,全县6个国考断面、3个省考断面均稳定达标。

)稳步推进净土攻坚战。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方面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提前高质量完成42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1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6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一方面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2024年度累计排查规模化以上养殖场194个、其他小规模及散养户216个,排查覆盖率达113.34%,共排查问题119个、立案数8个,全面巩固了畜禽污染防治基础。推进镇驻地污水处理站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与住建、城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共同推进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及雨污水管网升级改造。加强“两公一住”用地监管,严格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度,开展6个地块“一住两公”用地土壤状况调查,确保“两公一住”用地在开发利用前依法落实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杜绝土壤污染安全隐患。从严从实推动固废污染防治,对固体废物产生单位开展网上申报审核工作,建立县级危险废物监管重点名录,严肃查处非法处置、违法转移、倾倒和无证经营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县域固体废物环境安全。

2024年度,全县土壤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土壤环境风险有效防控。

)扎实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问题排查问题整改两条腿走路,进一步梳理完善工作机制,压实部门及属地政府排查、整改主体责任,推动健全部门及属地间沟通协调机制,提升日常监管水平,强化督导指导,实现隐患问题要排查、存量问题要整改的目标。针对已整改销号的问题,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对发现存在反弹的问题,纳入重点督办深入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提升部门及属地单位举一反三的能力,对同一区域、同一问题反复出现的情况纳入重点督察范围,坚决防止问题整改不严不实或死灰复燃。坚持久久为功的整改策略,针对各级交办、反馈问题及各类自排查问题,切实分行业、分类型、分情况,科学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坚决避免一刀切、一关了之、一拆了之等情况。

2024年度我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共315个,全部按时整改。

(五)持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严肃环境执法常态化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业固废及排污许可证等执法检查工作,突出重要时段、重要节点管控力度。深化案件办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2024年度共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0件,罚款金额130.3357万元;办理免罚案件7件,免罚金额37.5988万元;办理四个配套办法查封扣押案件2件,行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推动环保工作法治参与,制定印发《泗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大县域部门参与力度,办理7件生态损害赔偿案件。优化环境应急,压实企业环境应急管控主体责任,本年度,泗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企业155家,其中重大风险等级企业1家,较大风险等级企业3家,一般风险等级151家,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

(六)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严把“源头管控关”、“集体审议关”、服务效能关”、“网上审批关”,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五个不批”要求,建立建设项目环评审查会议讨论制度、重大项目环境准入跟踪服务机制,全面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驻地企业健康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严格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需求控制,对所有符合产业政策涉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六项污染物中其中一项或几项污染物的总量,通过企业申报、县局审核、市生态局审批流程,严把总量审批关。加强排污许可证与环评的衔接,对纳入排污许可登记管理的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办理,解决重复填报。通过安徽省企事业单位环境信用评价管理系统,积极开展企事业单位环境信用评价,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保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2024年共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27个,环评登记表网上备案269个,对符合豁免条件的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管理;上报市局总量申请14个;办理企业排污许可236家,其中重点管理12家、简化管理16家,登记管理208家。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从严从实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紧盯中央、省、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以及各类自排查问题,逐项组织开展回头看,举一反三,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整治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整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六方面突出问题,持续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回潮反弹。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深度治理,常态实施秸秆焚烧、餐饮油烟、烟花爆竹等污染源头管控,进一步完善大气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整治,深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实施雨污管网改造,加快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整治,持续加强河湖四乱整治力度,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中求进;强化受污染耕地、农用地、建设用地环境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抓好中央和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推动体系建设规范化。坚持软硬齐抓、长短结合,协同推进基础设施能力和监管体系建设,开展危险废物小微产废单位和社会源产废单位收集单位建设。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加强非现场监管能力,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减免罚等惠企制度,在严厉查办重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同时,坚持疏堵结合、正面引导,提高企业环保责任主体意识。加快生态环境数字化转型,继续完善数字化+业务系列应用场景,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智慧化管理。

)推动发展转型绿色化。落实减污降碳协同管控,强化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和刚性约束,优化完善总量管控,推动落实碳排放交易控排企业加强管理和交易。提高审批服务效能,强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做好一企一策企业帮扶,落实常态化、精准化、个性化帮扶企业措施,主动送法律、送服务到企业,切实推动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全力做好省、市重点项目服务保障,协同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推动环境福祉普惠化。健全考核责任体系,有效压实属地政府和部门工作责任,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加强自媒体建设和宣传矩阵联盟打造,探索开展生态环境主题研学,创新绿色品牌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保障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稳定,加快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环境应急能力和体系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自然保护地监督工作,打造高质量生态环境供给,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