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泗县2013年财政决算及201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4年8月29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八次会议上
泗县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3年财政决算及2014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3年财政收支情况
(一)公共财政收支情况
2013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78089万元,为预算的104.1%,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7026万元,为预算的104.5%,增长19.3%。加省补助收入21778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1900万元,上年滚存结余1349万元,财政总收入288061万元。
2013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283945万元,为预算的153.9%(年初预算184439万元,新增的主要是省专项转移支付85170万元,债券转贷11900万元),增长10.3%。加上解省支出32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900万元,支出合计286170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89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891万元。
2013年县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131万元,为预算的107.4%,增长20.3%。加省补助收入21360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1900万元,上年滚存结余36万元,县级财政总收入275673万元。
2013年县本级财政支出完成272769万元,为预算的141.4%,增长9.5%。加上解省支出325万元,补助乡镇支出1533万元,支出合计274627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1046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046万元。
2013年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情况。2013年省对我县税收返还1539万元,增加8万元,增长0.5%;省对我县转移支付216247万元,增加16359万元,增长8.2%。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39593万元,增加23919万元,增长20.7%;专项转移支付76654万元,减少7560万元,下降9%。
(二)2013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201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47631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45294万元),加上年结余558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408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65619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5889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42918万元),结余6729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结余3142万元、城市配套费及水利基金结余1936万元)。
(三)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201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257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13万元,上年结余33431万元,收入合计98315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728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5万元。年终累计结余4084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数与审计报告数有差异,因为两者口径不一致,审计报告中不含包括预提2014城镇居民医疗、新农合年个人统筹资金。
(四)2013年预算执行效果
1、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收支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2013年全县财政收入78089万元,增长19.8%,其中:地方收入57026万元,增长19.3%。税收收入56538万元,增长23.3%,占财政总收入72%,非税收入21551万元,增长11.5%,占财政总收入28%,比上年同期非税收入下降2个百分点。主体税种贡献稳定增加,收入结构更趋合理,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完成46215万元,增长28.3%,占财政总收入59.2%。财政支出283945万元,增长10.3%,随着省补助不断增加,县级财力的不断壮大,为我县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人员工资、基本运转得到有力的保障。我县自身财力有限,主要靠省转移支付补助的支出,保人员工资、基本运转仍是我县财政的主要任务,除民生工程及省专项资金支出外,我县2013年人员工资支出达69358万元,补发了以前年度60元津贴2000多万元,保证了各项工资调整的及时兑现。安排了4600多万元专项业务经费,保证了全县预算单位的基本运转。
3、民生工程投入不断增加,将更多财力向民生倾斜。全年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13大类民生投入232195万元,占财政支出81.8%,增长10.7%,地方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民生。全县3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8.7亿元,增长13.6%,其中县级配套资金1.2亿元。建立了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体系,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和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分别提高10%;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1万人,发放基础养老金8638万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9972万元,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拨付资金493.7万元,对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补助。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共租赁住房812套,累计分配廉租住房304套,改造农村危房2800户,改善了困难群体的住房条件。安排资金800万元,保障民生工程后续管养,发挥工程类项目长久效益。
4、支农政策落实到位,强农惠农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安排农业专项资金13639.8万元,加快农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统筹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040万元,支持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实施项目307个,受益群众78万人。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16个部门28个项目涉农资金1.83亿元,支持美好乡村建设。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115.7万元,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通过“一卡通”及时兑现涉农补贴资金4.8亿元,所有补贴资金全部实行县级财政集中统一打卡发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好乡村建设、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民生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一些工作中的新举措被上级部门宣传推广。
5、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努力增加有效投入,全力支持经济发展。不断增加政府公共投资,筹集资金2000万元,支持交投、工投等融资平台设立。积极申报争取上级各类扶持资金76600万元,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安排资金10297万元,支持开发区、乡村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全年为31家企业申报企业技术改造、贴息、外贸奖励等项目补助资金694万元。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向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增资2420万元,并争取省担保集团投资参股,吸收股金2000万元,全年共为110家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贷款2.2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拨付招商引资资金2300万元,用于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及时兑现企业优惠政策补助,支持企业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市审计局对我县2013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表明,虽然我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年初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预算追加比较频繁,预算执行管理仍需规范,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同时,县级部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也反映出存在预算管理不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规范、预算执行不到位、结余资金清理不及时等。对此,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要求有关部门认真按照省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和审计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对照整改。县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泗县县级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泗县政府性投融资建设项目管理意见(暂行)》、《泗县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等多项措施,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努力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
针对当前财政和预算单位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预决算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稳步推进“营改增”改革,积极培育更多的纳税主体,夯实税源财源基础。深入推进综合治税,发挥综合治税平台作用,加强收入调度和分析,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防止税源流失。严格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确保完成预算目标任务。
2、全面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提升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管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制定基本支出定额管理体系,减少公用经费预算追加数额,加强部门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全面实行综合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依法强化预算约束,不断提升公共财政预算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逐步规范预算执行。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原则上上半年不办理追加事宜。严格执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大结余资金回收力度,推动预算执行提速增效,切实减少结转结余资金规模。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全县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严格国库集中支付现金管理,建立覆盖所有预算部门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降低行政成本,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
4、强化决算管理。高度重视部门决算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高决算编制质量和效率。强化部门的决算意识,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编制决算,确保决算数字的准确和完整,客观反映财政预算执行效果。加大决算数据分析运用力度,完善预决算管理相关制度措施,促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水平不断提高。
5、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和财政厅工作要求,推进地方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从2014年起,全面公开县级政府预决算,同时,公开县级预算单位2014年部门预算及2013年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
二、2014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41763万元,为预算的46.4%,低于序时进度3.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656万元,同比增长3.4%,中央收入完成8287万元,同比增长8.9%;出口退税完成2820万元,同比增长38%。财政收入总量及增幅分别在全省76个县区中排第67位和第55位,分别下降2位和25位,在全市四县一区中都排第4位。
分收入性质看。税收收入完成31695万元,占年度预算47%,同比增长19%,占财政总收入76%。其中:增值税7100万元,同比增长4.7%;营业税11828万元,同比增长24%;企业所得税4038万元,同比增长27.4%;个人所得税786元,同比增长39.4%;契税1076元,同比增长20.4%。非税收入完成10068万元,占年度预算44.6%,同比下降22%,占财政总收入24%。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276万元,同比下降43.1%;罚没收入2080元,同比下降10.7%;其他收入2971元,同比增长31.8%。
上半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13431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6.5%,比去年同期增长5.2%。其中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882万元,增长13.2%;公共安全支出4829万元,下降19.2%;教育支出20409万元,下降5.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82万元,下降7.7%;社会保障和就业20359万元,增长77.1%;医疗卫生支出25496万元, 增长8.4%;节能环保支出375万元,下降70.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084万元,下降3.4%;农林水事务支出30927万元,下降5.9%;交通运输支出3073万元,增长28.6%;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048万元,下降22.7%;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46万元,下降44.3%;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82万元,增长58.5%;住房保障支出6812万元,增长17%;粮油物资储备事务663万元,下降61.8%。
(二)预算执行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工业企业税收下滑,增长主要来源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相关产业
2014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完成41763万元,增长6.3%,低于计划增幅3.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相关产业拉动,工业企业税收增长缓慢,增值税同比增加320万元,增长4.7%,如剔除出口退税2820万元,同比则减收457万元,下降10%;消费税收入只有11万元,与去年持平。但营业税、所得税、城建税、契税等增幅都在20%以上,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增长39.4%。
2、非税收入下降明显,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改变,但占比依然很高
由于非税收入稳定性较差,上下波动较大,特别受一次性收入的影响较大,上半年行政性收费同比减少3238万元,下降43.1%(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4450万元一次性收入的影响),罚没收入同比减少250万元,下降10.7%。非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4%,比去年同期下降8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明显好转,但占比依然较高。
3、财政支出向民生支出侧重
财政支出完成134311万元,增长5.2%。目前我县财政支出主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基本支出,其中:涉及民生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等事务、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事务等13大类支出115500万元,占支出总额86%。
4、新增刚性支出多,收支平衡压力大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各项惠民工程实施,303省道、体育中心、垃圾处理场、高速公路入口改造、彩虹及迎宾大道等各项重点工程施工。“三边三线”环境治理3000万元,秸秆禁烧近1000万元、老村干、老民师等“五老”人员补贴700万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197万元,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各项配套支出快速增加,财政支出压力过大,财政保障风险加大。
(三)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
1、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全年财政收任务的完成。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制度,要求所有涉税部门必须“先税后审、先税后检、先税后费”。所有工程项目,在预付或结算工程款时,必须出具地税部门开具的完税凭证,否则不予支付。税务部门要加强督查力度,不断创新征管方式,细化落实征管措施,既要应收尽收,又要保证质量,确保税款足额及时入库。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定期召开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协调会,分析原因,找出差距所在,调整收入计划,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2、积极稳妥推进财政改革,切实做好财政保障工作。密切关注国家财税体制改革。把握改革趋势,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及时跟踪国家关于收入划分、事权调整以及消费税、房产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的动向,最大限度争取改革地方红利。推进六项财政重点改革。实施政府性资产资源管理改革、建立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稳步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规范财税优惠政策、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深化财税管理改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 “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更多投向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上,确保农业、科技、教育、医疗、社保等重点支出需要。
3、强化民生工程管理,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强民生工程督查,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建设工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民生工程后续管养,保证建成后民生工程持续发挥效益。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实施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努力做大资金投入规模,重点支持美好乡村建设、“三边三线”环境治理工作。
4、精编细编2015年预算,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要求,认真做好2015年预算编制工作,全面规范预算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着力提升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硬化预算约束,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健全公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强化部门采购预算的编制,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推进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论证制度,进一步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减少年中预算追加。同时,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管理,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提高政府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持续加大公务卡推行力度,努力实现公务活动现金支出最小化。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2014年1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元月份完成财政收入881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63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
元月份完成财政支出2414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2%。
2014年2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1-2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收入150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16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月份财政收入6209万元,同比增长16%。
1-2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支出4450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2%。2月份财政支出20360万元,同比下增长66.1%。
2014年3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1-3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0683万元,为预算的23%,比去年同期增长7.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516万元,为预算的23.8%,比去年同期增长7.1%。3月份财政收入5662万元,同比下降10.6%。
1-3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支出63489万元,为预算的31.4%,比去年同期下降12.8%。3月份财政支出18984万元,同比下降60.6%。
2014年4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1-4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8280万元,为预算的31.4%,比去年同期增长3.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328万元,为预算的32.7%,比去年同期增长1.9%。4月份财政收入7597万元,同比下降7.7%。
1-4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支出955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6%。4月份财政支出32091万元,同比增长44.4%。
2014年5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1-5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收入35928万元,为预算的39.9%,比去年同期增长7.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6300万元,为预算的40.3%,比去年同期增长3.8%。5月份财政收入7648万元,同比增长27.1%。
1-5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08792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5月份财政支出13212万元,同比下降13.3%。
2014年6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1-6月累计完成财政收入41763万元,为预算的46.4%,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656万元,为预算的47%,比去年同期增长3.4%。6月份财政收入5835万元,同比下降0.2%。
1-6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3431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6月份财政支出25519万元,同比增长46.5%。
2014年7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1-7月累计完成财政收入49114万元,为预算的54.6%,比去年同期增长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6263万元,为预算的55.5%,比去年同期增长3.3%。7月份财政收入7351万元,同比下降1.6%。
1-7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5758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月份财政支出23270万元,同比下降14.7%。
2014年8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2014年1-8月累计完成财政收入55180万元,为预算的61.3%,比去年同期增长4.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0997万元,为预算的62.8%,比去年同期增长3.9%。8月份财政收入6066万元,同比下降3.9%。
1-8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支出17452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7%。8月份财政支出16945万元,同比下降18.6%。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