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201号提案《关于关爱残疾人的建议》的答复
一、“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宣扬身残志坚的典型人物,营造社会全民参与关爱残疾人氛围,少一些异样的目光,多一些温馨的关爱,让残疾人这一特殊困难群体能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能过上与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美好的生活。办理情况:泗县残联作为残疾人的娘家,特别注重关心关爱残疾人。在创业就业中也涌现大批励志典型如养殖大户泗城镇王献金、山头镇鲍宜刚、靳海辉,种植大户大庄镇的孙勇,门窗加工制造长沟镇的王建,毛豆加工销售大庄镇的岳喜强,服装加工大杨乡的李茂夫妇、墩集镇的杨培功夫妇等。这些先进典型的出现有力辐射带动身边残疾人脱贫致富,成为弘扬正能量楷模。不少先进典型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同时残联先后实施贫困残疾人救助工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程,贫困残疾人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有需求的残疾人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发放,残疾大学生救助等项目实施,有效的激励广大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信心。二、重视残疾人心理教育,强化心理健康辅导。泗县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的心理教育,为开展心理辅导。采取康复助残,实施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工程、贫困残疾人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增强残疾人康复心理辅导;就业创业助残,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增强残疾人自我创业,自我就业能力,增强残疾人就业信心;培训助残,增强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就业能力,增强自立自强信心;辅助器具助残,残疾人有障碍变成无障碍,促进残疾人走出家门,增强生活信心;困难残疾人资助助残,让广大残疾人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残联大力实施项目助残,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逐渐增强,广大残疾人不在认为自己不行,到我行的转变。三、加大残疾人康复治疗、确定定点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确保残疾人最大限度的增强自理能力。牵头抓好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认真实施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实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全覆盖。共为12013名精神残疾人(其中:2014年、2015年、2016年各1120名,2017年1760名,2018年3117名2019年3776名,)发放药费补助1201.3万元,实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全覆盖;为104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其中:2014年、2015年、2016年各160名,2017年400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有序推进,根据《泗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意见》,我县对0—17周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儿童实行全覆盖,严格按照政策进行落实。为各类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1169名(其中:2014年158人,2015年154人,2016年150人,2017年200人,2018年239人,2019年268人);利用扶贫资金和康复经费购买发放轮椅、拐杖、助听器、助行器等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实现全覆盖。自2017年全省全面启动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以来,县政府出台了《泗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意见》,县残联联合县卫计委等6家部门扎实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 2017年我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为81%,高出省里要求16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我县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均达95%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四、加大残疾人的业务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办理情况: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残疾人全面就业。近两年,先后开展盲人按摩助盲脱贫培训3期153人,残疾妇女编织培训3期158人,网店及电子商务建设培训6期330人,艾草种植培训10期600人,良种鸽子养殖培训4期200人,青壮年残疾人展扫盲脱盲培训2期100人,切实兜住就业底线。通过大力实施培训工作,广大残疾人思想豁达了,视野开阔了,知识面宽广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增强了,有效的促进社会的稳定。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