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踏上“香”村致富新路
虽然我身体有残疾,可是精神上一定要自强自立。”9月8日,村民刘红周把刚榨出的香油精心地包装好,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谈起现在的生活,刘红周一脸的满足:“中秋、国庆前后,来买香油的顾客比平时多了不少,手上越忙心里越甜,香喷喷的生活越过越有奔头。”今年44岁的刘红周家住在安徽宿州泗县刘圩镇,患有强直性颈椎炎的他平时走路干活都是驼着背,始终挺不直腰杆的刘周红,经常被人调侃为“弯腰低头族”。
因为身体原因,刘红周在找工作时候屡屡碰壁。守着家中的几亩薄地还要养活一家人,刘红周在2014年被村里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残联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帮扶下,刘红周家的生活状况有了改善。
“靠着好政策来扶着俺走路,面子上总觉得过不去,这样的话腰杆啥时候也不能挺直。”刘红周对未来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打算,他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改善生活。
一次在镇上买东西的时候,刘红周无意听到别人说了一句:“现在想买点地方的香油不容易哎。”对呀,我就来榨香油,而且做大家都认可的好品质的香油!说干就干,2017年,刘红周利用小额扶贫贷款购置了制作香油的机器,开始了走村串巷卖香油的打拼。
购买芝麻、调试机器、学习挤榨香油的技巧,一小瓶香油的制作过程中蕴含着大学问。
刘红周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花费了很多心思。特别是在芝麻品种的选择上,刘红周都是选择质量上乘、价格相对高的芝麻。说话间,刘红周给自己的香油打起来广告:“好芝麻榨好油,我的香油闻起来就香得很,吃起来更是不一般。”
因为香油的品质好,刘红周家的香油渐渐地在周围打开了销路,不仅如此,镇村干部还主动当起了香油“推销员”,一开始卖香油靠骑着电动车走村入户吆喝,变成了不少老客户主动上门购买,刘红周家的香油慢慢地有了名气。
为了让产品更有辨识度,刘红周给自家的香油注册了“爱家香油”的商标。一年四万元左右的收入让刘红周不仅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周围人的点赞。从靠天吃饭的穷日子到现如今靠着制作、售卖芝麻香油让自己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刘红周对未来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以后,我不仅要做芝麻香油,还打算做菜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让俺家的日子越过越滋润。”(通讯员:单珊)
责编:钟书阳、姜维长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勤劳踏上“香”村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