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残疾人联合会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阅读人次:  
【字体:

智力残疾预防(1)

发表时间:2022-07-21 17:41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残疾人联合会
【字体:


一、什么是智力残疾

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二、智力残疾的致残因素及遗传类型


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将导致智力残疾的因素划分为以下八类:

(1)遗传(染色体异常和畸变、先天性代谢异常);

(2)发育障碍(胎儿和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和过期产、发育畸形、营养不良);

(3)疾病(感染性脑疾病、脑血管病、物质代谢、营养疾患、内分泌障碍、惊厥性疾病、精神病);

(4)创伤或意外伤害(母孕期外伤及物理伤害、产伤、工伤、交通事故、其他外伤);

(5)中毒与过敏反应;

(6)不良文化因素(文化剥夺、教养不当、感觉器官剥夺);

(7)其他;

(8)原因不明。


上述导致智力残疾的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非传染性疾病致残、遗传性致残和发育缺陷非遗传性致残。应当注意的是,智力残疾往往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2.造成儿童智力残疾的遗传性疾病主要有,唐氏综合征(Down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脆性X综合征和苯丙酮尿症等:
(1)唐氏综合征:为常染色体结构畸变所致,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生率约1/(600~800),母亲年龄愈大,发病率愈高。患儿一出生就呈现眼距宽,鼻梁低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等特殊面容。
(2)脆性X综合征:发病率仅次于唐氏综合征,是体内X染色体形成过程中突变导致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智力损伤的程度也较女性为重。
(3)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病,是因为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为少数几种可治性遗传性代谢病之一。


3.对这一群体应采取的早期发现措施:

(1)对有智力残疾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早、中期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早发现唐氏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

(2)普及新生儿筛检,及早发现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先天代谢性疾病。

(3)对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定期进行发育监测追踪和智能评估。





三、智力残疾儿童的预防措施

1.开展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减少遗传性代谢病和染色体异常等疾病的发生。
2.加强孕期保健,注意孕期营养均衡;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线,戒烟酒,避免服用致畸药品;做好产前检查,预防孕期感染和妊娠并发症,避免病理分娩(剖宫产、产钳助产等)。
3.加强宣传教育,提倡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和高龄妊娠。
4.做好儿童保健,注意婴幼儿营养均衡;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避免脑外伤。
5.出生后尽早发现苯丙酮尿症等先天代谢性疾病,立即开始相应的治疗,预防继发智力残疾。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智力残疾预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