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政协泗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4号提案的答复
杜卫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爱残疾人家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近年来,县残联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大局、完善工作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强力推进各项残疾人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残疾人家庭的深切关怀。
一、惠残工程全覆盖,全面落实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
1.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全覆盖。
2023年共登记受理审核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人员4251人,完成率303%,连续6年实现全覆盖。
2.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
儿童康复救助完成283名,超过省残联任务数106人,补助标准1.5万元每人/每年,为近300个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心中之痛。
3.残疾儿童假肢矫形器和辅助器具适配全覆盖。
全面完成残疾儿童假肢矫形器、辅具适配工作,矫形器评估取型、安装21名,儿童辅助器具适配12名。为残疾儿童康复生活、自立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4.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覆盖。
根据上一年度持证残疾人需求专项调查,精准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摸排残疾人有精准康复服务需求5380人,服务率100%。
5.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对重度残疾人、持证精神残疾人、一户多残家庭的残疾人、脱贫易返贫户、边缘户家庭残疾人达到100%签约,县财政兜底2023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预算资金35万元。
6.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全覆盖。
2023年适配发放有需求残疾人辅助器具1235件,其中:助听器59件,轮椅783辆,腋拐112个,盲杖49个,安装成人假肢31例,为残疾人生活提供便利。
二、聚焦重度贫困残疾人生活照护,织牢残疾人生活保障兜底网
一是累计配合县民政部门为全县符合救助条件的生活困难贫困残疾人12106人实施了生活补贴;累计对全县重度残疾人14340人实施了护理补贴。
二是对全县有托养需求的残疾人实施分类服务。在全市率先实施残疾人集中托养政策,在县、镇残疾人之家和敬老院对脱贫监测户一级残疾人实行了应托尽托,2023年集中托养93人,另对100个有日间照料需求的残疾人进行了日间照料;对380个有居家托养需求的残疾人实行了居家智能托养,按照残疾人需求,菜单式上门服务,极大的便利了残疾人的生活,解放了残疾人家庭劳动力。
三、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有效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1.认真做好残疾人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有力提高残疾人就业本领和能力。截至目前培训残疾人14批次900人。
2.开展了直播销售员、服装缝纫工、保健按摩、牛羊养殖、草莓种植、粮食种植等培训,取得很好地效果。
3.有效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完成残疾人就业资金扶持188人。建成残疾人省市就业基地1家,孵化基地1家,有力的提高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增加了残疾人就业机会助残就业基地成功申报,有力地辐射带动了残疾人就业,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
四、持续强化残疾人权益保护,共促共建扶残助残和谐社会
一是提供便捷办证方式,为残疾人及时有效便捷的核发《残疾人证》。开通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外地残疾人可以不必返泗网上办理《残疾人证》。通过定点评残、集中评残、上门评残等方式,有效为3000余名疑似残疾人提供评残服务,核发《残疾人证》2842个,遵循让残疾人“最多跑一趟”原则全部送证上门。
二是建立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访视联系制度。县残联股级以上干部及残疾人专委建立帮扶联系人,常态化开展联系走访工作。特别是在冰冻雨雪天气期间,开展了独居残疾人每日联系工作,帮助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和情感安抚。
三是持续开展文娱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组织残疾人读一本书、看一场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共有51名残疾人参加此项活动。以“残疾人之家”、社区活动中心等为阵地的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常规性开展残疾人泗州戏、健身球、歌舞表演等文体项目。
四是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2023年任务数311户,完成320户,施工验收均已完成。
一直以来,县残联坚持把保障残疾人民生、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取得了一些成绩,并获得了市残联的高度认可。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残联将持续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和基本公共服务,认认真真落实好各项惠残政策,兢兢业业办好残疾人民生实事,有力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泗县残疾人联合会
联系电话:0557-7011479
泗县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3月20日
抄送:县政协提案委员会、县政府办公室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