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城市管理局(泗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阅读人次:  
【字体:

【文字解读】《泗县便民停车行动方案》的决策草案解读说明

发表时间:2022-08-12 16:55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城市管理局(泗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字体: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停车难”的困扰,“停车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也是城市治理的焦点难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保障和改 善民生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精密部署,要求最大限度回应民生关切,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群众,以优异成绩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工作安排,《便民停车行动方案》,会同县公安局、县城管局等县直部门持续推进解决停车难问题。

二、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让人民群众方便停车,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温度。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起草编制《便民停车行动方案》。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暖民心行动精神,结合工作需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结合已实施的“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和正在开展的“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工作,多次组织县规划、公安、城管、建投等部门召开讨论会,并充分征求了县直相关部门的意见,草拟了泗县《便民停车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文稿于2022年8月21日定稿

四、工作目标

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基本建成以新建配建车位为主、盘活存量车位为辅、路内车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停车设施供给明显增加,停车难问题明显缓解,群众停车需求基本得到满足。2022年,城区计划新增停车泊位9000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1000个以上;到2025年,城区新增停车泊位29000个以上,其中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以上。

五、主要内容

(一)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

1. 严格落实配建标准。城区新建住宅小区车位配建标准不低于1:1.2,到2025年,城区新建住宅配建停车泊位26000个以上;新建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按每百平方米1.1-1.5个停车泊位配建。

2. 加快停车设施改建扩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挖掘利用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加强老城区、医院等区域停车设施改扩建平改立。利用已有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新建改建停车位,如南一环西南角、南小街南段路西侧、高架桥下、中央公园西侧绿地、紫悦府北古汴河南侧、雪峰小学东北角、御景城小区北门等地块改建后,预计增加约900个停车泊位,到2025年,城区改建扩建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

3. 动态调整路内车位。统筹考虑城市活动和交通通行,在确保车行步行、公交设施空间基础上,动态调整布设路内车位,重点弥补医院、学校、商业中心、老旧小区停车需要,加强路内车位限时管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学校、公厕周边路内停车位。到2025年,城区新增路内停车泊位1200个以上。

4. 完善充电设施。新建住宅配建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占比不低于20%,并逐步扩大设置比例。加强大型商场、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等停车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二)推进停车资源和信息共享

1. 加强资源共享。鼓励社会化投资,积极推进智慧停车项目建设,通过物联网建立停车场位可视化实时网络,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共享模式导引市民便捷停车,促进车位资源共享。

2. 推进设施盘活。统筹停车资源,鼓励公共建筑、居住小区车位错时对外开放;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夜间、周末、节假日向周边居民实名开放停车场。如泗州第一街大乐购超市地下停车场、中城街原小虹乡地下停车场、屏山路南段永济花园停车场等,盘活后可增加停车泊位800个。

3. 发挥杠杆作用。2022年底前,在城区部分城市道路路内车位试行超时停车收费,发挥路内车位收费价格杠杆作用,提高车位利用率、周转率,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4. 化解停车矛盾。规范居民小区停车设施只售不租、人防车位变相出售、擅自改变停车场用途或停止使用等行为,积极化解居民小区停车矛盾,如碧桂园、华地等小区不允许业主车辆进入停放的问题,释放闲置停车设施资源。

(三)完善停车管理法治和政策保障

1. 健全法治保障。落实《宿州市市容治理条例》,完善路内车位收费管理、保障停车信息化建设等有关规定。

2. 加强执法监管。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房管中心、公安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停车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查处违法行为,建立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和信息共享制度。

3. 优化用地政策。加强项目用地保障,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广场等地下空间以及高架桥下、城市边角地、闲置收储地块等资源开发建设公共停车场。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停车设施用地,优先采取划拨方式供地。

4. 完善价格机制。完善城市公共停车收费价格机制,适时出台城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实行分区、分类、分时等差别化停车收费模式。

(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1. 放宽准入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公平开放的停车市场环境,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全面参与停车设施建设、产品供应、设施维保、运营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优化公共停车设施项目在规划、立项、招投标、建设、经营等环节的审批程序。

2.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采取政企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停车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发挥规模优势,通过区域统筹、整体打包停车设施资源等方式支持社会化合作。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基于停车设施产权和使用权抵押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

3. 强化财政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以项目打捆等方式发行专项债券用于城市停车场项目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保障,对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结合停车设施建设运营绩效评价,可采用贴息、奖补等方式给予支持。

4. 支持多元经营。在不减少车位的前提下,允许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便利店、汽车维修保养店等便民设施。大力推进停车场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充电。

六、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便民停车行动是提高市民文 明素质规范文明出行的重要抓手,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 内容。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 细化工作方案,扎实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各责任单位要积极协调,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积极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有效增加城区公 共停车泊位。同时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密切配合,积极推进便 民停车行动深入开展。
(三)强化宣传,注重引导。要加强城市停车相关法律法 规政策解读,引导公众建立积极参与、共建共享、有偿使用等 观念,借鉴周边县区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 加大宣传交流力度,推动我县停车环境持续改善。

七、下一步工作

圆满完成2022年便民停车行动任务,缓解“停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