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饲项目政策解读
“粮改饲”的含义是什么?
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把粮食改变为家畜用的饲料。粮改饲是农业部开展的一项农业改革,重点是调整玉米的种植结构,引导农民从事种植全株青贮玉米,逐步将单纯的粮食种植转变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牛羊肉的需求上涨,但是养殖成本也增加了,这无疑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所以才有了“粮改饲”政策的实施。现阶段的 “粮改饲”主要是指调整玉米种植结构,通过发展青贮玉米种植,用于肉牛、 肉羊、奶牛等草食家畜的饲料,从而促进畜牧业发展。
实施“粮改饲”的主要政策内容有哪些?
根据安徽省2021年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主体必须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牛羊规模养殖场或专业收贮企业。对于牛羊养殖场场来说,必须达到肉牛年出栏 5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 150 只以上。且具有较大规模青贮饲草收贮能力和一定规模贮存场地;具有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就近消纳家畜粪污能力强。对专业收贮企业来说,必须具有稳定的青贮饲料供销订单,有较强的收贮和调运能力。
补贴对象是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企业、合作社)或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等实施主体。实行先收贮后补贴,补贴标准是每亩不超过158元。
通过实施粮改饲能带来哪些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施"粮改饲"的目的就是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以发展规模养殖为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有利于提升种植收益、草食家畜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提升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饲草牧业、循环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全株青贮玉米收割时省去了脱粒、晾晒、处理秸秆等环节和工序,能够有效缓解玉米收获晾晒期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粮改词”还 可以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减少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是实现现代畜牧业循环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链式发展的新路子。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粮改饲项目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