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县畜牧中心 > 本级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阅读人次:  
【字体:

[媒体解读]乡村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发表时间:2022-08-17 10:15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县畜牧中心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夯实粮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全产业链条,乡村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截至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49万吨,粮食单产达到382.3千克/亩,比2015年提升12.1千克;农业总产值10.7万亿元,休闲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电商等营业收入近4万亿元。

生产向绿,品种向优,品质向好,乡村产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产业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夯实了基础。

    大国粮仓更稳固,粮食产业加快提档升级。

随着粮食产业提档升级,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精深加工、科技研发等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加优质粮食超过5000万吨。

    产业结构更优,居民餐桌更丰富

看全国,生产向绿,品种向优,品质向好,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丰富了市场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从“吃饱”转向“吃好”的新需求。目前我国“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品牌约10万个,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851个。今年上半年,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5.62万个。

    要素支撑更牢,现代农业发展迈向高质量。

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种业研发、品种改良、农业机械等领域涌现出一批科技新成果。截至2020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迈上60%新台阶,比1996年的15.5%提高了44.5个百分点。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乡村产业全链条增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

在希望的田野上,融合发展成为了潮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充分依托乡村资源,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发掘农业新功能新价值,持续推进延链、补链、壮链、优链,打造一批农业全产业链,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一二三产全环节提升,特色产业群不断集聚。

一产向好,二产变强,三产兴旺。“十三五”时期,我国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51个、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58个。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约23.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3万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提升到2.4∶1。

产销紧密衔接,让好产品卖上好价格。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农业功能更加多元。

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连前端,农业价值链不断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经营体系,让更多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各级龙头企业通过产销订单、土地托管、资产入股等方式,已带动1.25亿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其中脱贫县1.4万多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了500多万脱贫户。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媒体解读]乡村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