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卢仕仁:守住农地姓农底线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10月11日至12日,省农委主任卢仕仁赴六安、淮南督查调研“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决守住农地姓农这条底线,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确保安徽农村大地不出现“大棚房”问题。要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量化集体成员股份,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卢仕仁先后来到霍邱县邵岗乡邵岗村、马店镇五岗村、乌龙镇松树庙村和寿县安丰镇谷贝村、炎刘镇炎刘街道。他走进一座座农用大棚,实地了解大棚使用情况,查看当地“大棚房”摸底登记情况。在村部,他认真查看清产核资报表及相关资料,了解村级集体资产总量、资产类型、经营性资产比重情况。对六安、淮南“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卢仕仁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清理 “大棚房”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也相继作出批示。李锦斌书记、李国英省长和省分管领导也多次作出批示。我们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到“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扛起政治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坚持标本兼治,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漏洞,遏制乱象。
卢仕仁强调,要将“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按照省里出台的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开展排查,对各类园区和农业大棚进行拉网式摸底排查,逐一建档立卡。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区分类型,依法依规整治整改到位。对责任主体,坚决从严查处,决不姑息;对存在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的公职人员,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加强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利用耕地规范管理,既要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又要守住农地农用底线。
卢仕仁指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中央出台了专门文件,我省也出台了实施意见。要将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加快推进。
卢仕仁强调,清产核资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的基础,今年年底前必须完成,既要保证进度,又要保证质量,确保清产核资结果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做好集体成员身份界定和股份量化工作,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要通过内引外联,发展股份合作,充分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合理开发集体土地、水面、林木和闲置的房屋、校舍等资产资源,使“死资产”变“活资产”、低效资产变高效资产。要把农村“三变”改革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扶贫资金带动作用,通过资金入股,发展新兴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资金变股金,增加村集体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原文链接:http://www.ahny.gov.cn/xxgk_detail.asp?id=13728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