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泗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90号建议答复
庄小林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农业机械化管理水平,减少粮食收割损失,增加粮食产量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县机收减损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机收减损是降低农业生产环节损耗浪费、增加粮食产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机收作业质量,始终将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国家机收损失标准为:小麦机收总损失率≤2%,玉米果穗机收总损失率≤3.5%,玉米籽粒机收总损失率≤4%,大豆机收总损失率≤5%。从近年来跟踪调查结果来看,我县大部分地块小麦机收损失率约为1.0~1.2%,极少部分地块小麦机收损失率约为1.5~2.0%;玉米机收损失率(穗收)约为2.3~3.2%;大豆机收损失率约为2.8%~3.6%,均低于国家标准。
但特殊情况下,也有局部区域存在机收损失率过大,主要原因有:1、机械原因。机械需更新换代,原机设计不适应现代小麦高产的需要。机械性能下降,如滚筒转速过低或滚筒间隙过大、钉齿使用时间过长磨损严重等。2、技术原因。机手对机械操作不熟练或操作不当,收获速度较快、机械保养不当、收获方法选择不当等。3、其他原因。如农户承包地分布零散、收割时机不当、突发性灾害天气等,另外还有机手劳动态度问题、监管问题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泗县农机中心采取多种措施减少机收损失。一是加强技术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图板展示、悬挂条幅、现场解答等形式,提高群众粮食减损意识。通过宣传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机收减损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产”意识。二是开展专题培训。农闲时节,安排农机、农艺相关专家在全县各镇村,围绕收获机械、机手操作保持良好技术状态这两个关键要素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引导农户和机手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时机、合适机具和机收方式,千方百计避免增加损失。三是举办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2022年组织举办了全县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和玉米机收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以赛促训、以赛提技”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机手比学赶超,提升节粮减损意识及规范化操作、标准化作业的能力水平,激发广大机手比学赶超节粮减损技能的荣誉感使命感。四是强化机收损失监测。2022年,在全县选取30个采样点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采样点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都≦2%,玉米(穗收)平均损失率≦3.2%,大豆机收平均损失率≦3.6%,分别比上年平均损失率降低了0.1%、0.2%和0.1%。五是开展机收减损工作督导。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重点跟踪。指导农机服务主体在机收作业前全面检修机械,保障机具状态良好。要求机手熟练掌握机械作业操作规程,做到作业标准、操作规程明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六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收获机械,加快淘汰老旧收获机械,促进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的应用。
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大力提升“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将利用好“百姓热线”栏目并通过电视、手机短信和发放明白纸等途径大力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5场次,覆盖全县各镇并发放机收减损技术资料。二是举办专题技术培训。结合农机驾驶员培训,组织开展机收减损专题技术培训,计划培训农机手1500名。引导机手购置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提高农机装备质量。三是开展技能比武活动。计划组织开展小麦、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选拔优秀机手竞赛,提升示范引领作用。四是继续做好田间监测分析。会同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机收损失田间监测工作,收集第一手数据,及时汇总分析,统计机收损失结果。五是突出项目引领示范。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演示会等形式组织机收减损作业示范。六是宣传引导村镇和农户做好机手收割监督,鼓励镇村与机手签订承诺书并做到适时收获,切实降低机收损失率。七是继续做好机收减损工作督查指导。午收时计划成立2个农机化技术指导工作组,分片包干配合各镇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同时要求各镇农机站深入作业现场做好检查指导。八是配合农业农村局执法大队做好相关执法。
最后,感谢您对我县农业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以后能一如既往地对这项事业关注和继续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 类
联系单位:泗县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557-7022721
2023年3月14日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