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城镇人民政府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阅读人次:  
【字体: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执行】泗县泗城镇:积极探索“五治融合”,助推乡村治理新格局

发表时间:2021-03-04 15:00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城镇人民政府
【字体:

近几年,泗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治理现代化工作,将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作为全镇民生实事统筹推进,积极探索“五治融合”工作法,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扎实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突出政治引领,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泗城镇党委、政府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及时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坚持不懈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坚持不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社会治理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强化法治保障,护航乡村治理现代化。我镇全面完成了“七五”普法各项任务,全市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通过努力,我镇普法阵地得到有效拓展,花园井社区、彭铺社区“七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彭铺法治广场建设完成,“一村一律师”村级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依法治理的水平。一是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积极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条文宣传活动,切实抓好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治教育工作。二是聘用法律顾问,实现乡镇+16个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有效提供群众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依法办事、执法为民的本领。三是通过电子屏、横幅、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全镇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0余份,悬挂横幅1000余条,展板600余块。四是规划法治文化建设,注重挖掘本土传统文化、旅游等资源,将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社区文化、健身文化等紧密结合,完成彭铺法治广场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法治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依法治理的水平。

加强德治教化,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泗城镇以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统领,着眼内外兼修,加强先进人物激励表彰,形成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向上向善蔚然成风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文明实践站广场、文化墙、道德讲堂、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目的及重要意义,让群众认识到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厉行勤俭节约。二是以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图书室和农家书屋为载体,为广大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学习健身的有益场所,丰富农村文化活动载体。三是发动群众制定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内容涵盖社会秩序、公共道德、保护环境、移风易俗等方面,引导群众移旧俗、树新风。四是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最美泗州人、脱贫攻坚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借助乡村大舞台、农村春晚等平台,加大乡风文明教育,注重挖掘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同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形成榜样标杆效应。

聚焦自治强基,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泗城镇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其他组织为补充的村级自治体系,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等基层民主协商活动,画好基层社会共治同心圆。一是选优配强村级干部,筑牢基层基础。2018年换届以来,实现14个村居书记主任一肩挑,配强两委人员,通过“旗牌星”联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升为人民服务本领。二是配强网格力量,推动资源下沉。加强网格资源整合配置,将人员、资金、服务下沉到网格,提升网格治理合力。按照“因地制宜、街巷定界、无缝覆盖、科学划分”原则,划分180个网格,设立网格员180,通过借助社区“大党委”等平台优势,引导共驻共建各类资源力量下沉到网格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三是成立“一约四会”,切实发挥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乡贤等自治组织作用,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管,引入信息化手段,对党务、村务、财务“三务”事项进行网上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群众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

加大智治支撑,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一是织实雪亮工程网。以校园周边、重点道路出入口和人员密集场所等为重点,安装视频监控探头289个。鼓励群众安装视频监控300余个。通过政府统建与群众自建相结合的方式,把技防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二是织密群防群治网。成立以两委成员、公安民警、党员、治安联防积极分子为骨干的巡逻小组,强化社会面管控,切实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对辖区内的自然村每月开展不少于4次巡逻防控工作,有效防止可防性案件发生。三是织细服务群众网。在镇政府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民政、社保、财政、计生等部门便民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