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泗城镇人民政府 > 农业农村政策
阅读人次:  
【字体:

泗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2022-08-17 16:12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泗城镇人民政府
【字体:

泗县2022 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安徽省2022年大豆油料扩种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农函【2022】151号)文件精神根据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宿州市2022年大豆油料扩种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宿农函【2022】8号)文件要求,全力实施 2022 年大豆油料扩种行动,坚决完成省下达我县 2 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千方百计扩种大豆油料,取得可考核的成效。现结合我县生产实际,制定泗县2022 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稳粮保供战略,统筹粮食油料协调发展,多油并举提升产能,攻坚克难扩大面积,千方百计提高单产。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发挥其增产增收优势,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相向发展。稳步提高大豆产能,实现稳产增产、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提高种植积极性,重点选择有种植意愿的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承担实施。

(二)种植面积相对集中。建立政府引导、主体参与的实施模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集中连片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连片种植面积不低于100亩,以提高整体种植效益。

(三)种植模式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与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成熟技术的融合,着眼于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技术轻简化,结合当地的种植习惯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积极探索最佳种植模式。

(四)种植收益稳中有升。确保玉米产量与单作产量水平基本相当,尽可能多产大豆,确保种植收益稳中有升。组织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高产竞赛,推动我县大豆单产提高2%以上。

三、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大豆油料扩种行动,确保我县2022年大豆面积63万亩以上,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

(一)推广带状复合种植,攻坚克难扩大豆。今年是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贴予以支持,创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保险。要高标准完成推广任务,确保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

(二)开展绿色高产行动和高产竞赛,千方百计提高单产。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打造一批高产攻关田,集成组装良种良法、集中展示高产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示范带动大范围均衡增产。启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竞赛,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形成争创高产的良好氛围。

  四、重点工作

(一)确定种植模式。根据我县生产实际和现有农机具,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在二行玉米四行大豆四行玉米六行大豆两种模式间自由选择,通过扩行距、缩株距、保密度等措施,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努力实现大豆玉米协同高产,确保复合种植产量、效益双提升。

(二)选择配套农机。可利用现有的农机具开展协同作业,也可将现有的农机具适配改造后进行作业,还可在农机部门的指导下购置符合条件的,被列入补贴范围内专用农机具。鼓励配套安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以提高播种精度。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和生产托管服务,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应用效率。

(三)强化农资供应保障。根据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选择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良品种,搞好品种搭配。大豆选用耐荫抗倒、荚位高、宜机收的高产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耐密抗倒、抗旱性强、易于机收和偏晚熟的高产品种。统计摸排带状种植所需的农资数量,协调做好农资储备和供应工作,以确保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等农资供应充足,不误农时。要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队伍作用,会同市场、公安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破坏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资供应和质量安全。  

(四)选择适宜区域。各实施主体要在自身经营耕地范围内选择排灌条件好、相对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田块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要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面积落实到具体田块,村民委员会与种植大户(主体)签订种植协议,填报好项目实施计划表(具体见附件3),标注种植面积及田块的四至信息,于4月10日前将协议书和项目实施计划表报农技推广中心办公室。

(五)科学防治病虫草害。依据大豆玉米对除草剂的选择性差异,采用苗前封闭与苗后定向除草相结合的方法防除杂草。根据带状种植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田间调查,做好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特别是针对带状种植模式易发的病虫草害,植保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抓住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提前制定方案,细化任务目标,确保防治科学有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涉及面广、任务重,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设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建立局领导包包片联系制度,推动政策资金和关键措施落实,帮助解决复合种植任务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强化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各乡镇要将补贴主体、补贴面积、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信息进行村、镇两级公示,公布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及时核实查证群众反映问题。

(三)精准指导服务。成立专家指导组和科技小分队,制定发布技术意见。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分区域、分作物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示范展示播种、施药、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模式和组织方式。建立督导机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指导,切实帮助基层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资金落实、技术落实和任务落实。

(四)强化资金保障。中央财政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给予适当补贴,省统筹有关项目资金对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县给予倾斜支持。县财政局要加强资金监管,各镇要及时将相关政策、资金落实到主体和农户,严防截留、挪用、套取等违规现象发生,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同时,积极对接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纳入农业保险并优先予以保障。

(五)强化宣传引导。强化宣传引导。各镇要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和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加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田多种、稳粮增收,用养结合、增产增效”等优势的宣传和培训,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典型做法,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附件泗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附件

泗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方案一:四行玉米六行大豆

模式 1:

1.面积及株数:玉米大豆面积比48:52,玉米每亩种植约3800株左右,大豆每亩种植约9000株左右。

2.目标产量:玉米每亩产量约400-440kg,大豆每亩产量100-110kg。

3.品种选择:玉米选用耐密、抗逆、宜机收品种,如MY73、陕科6号、安农218、中玉303、农大372等;大豆选用耐荫性强、密植性好、稳产型品种,如皖豆33、荷豆19、临豆10号、齐黄34 、郓豆1号宿豆051、洛豆1号等。

4.种肥同播:4 行玉米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14cm,亩基施45%高氮含硼玉米缓控释肥或45%高氮含硼玉米专用肥50kg,或总养分36%-38%的有机无机复混肥80kg;6 行大豆等行距种植,行距40cm、株距约9.5cm,亩基施氮磷钾复合肥或大豆专用肥10-20kg;玉米大豆行间距60cm,播种选用4行玉米播种机、6行大豆播种机分播,行头统一种植大豆,大豆、玉米均实行种肥同播,有条件的可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作业精准度和衔接行行距均匀性。

5.化学除草:若前茬小麦收获后田间杂草较多,可在玉米和大豆播种前,用草铵磷喷雾处理,杀灭已经出苗的杂草,降低杂草基数。播后芽前及时封闭除草,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桶混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根据土壤墒情调节用水量。封闭除草效果欠佳地块,在玉米3-5 叶期,大豆2-3片复叶期至封行前可选用灭草松、嗪草酸甲酯等药剂,采用自走式分带喷杆喷雾机进行茎叶定向喷雾,或用定向喷头实施人工喷雾。选用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定向隔离除草,要特别做好物理隔离,防止产生药害。

6.水肥管理:播种后及时机械开沟降渍防涝,遇旱及时灌溉,玉米大喇叭口期视苗情追施尿素15-20kg/亩(使用缓释肥的可不再追肥或减量追肥),追肥深施,注意以水调肥,提倡采用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按10kg/亩进行追肥灌水。大豆初花期追施尿素5-7.5kg/亩,花荚期喷施1-2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 50g/亩),提倡采用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水、追肥和叶面施肥。

7.病虫害防治:(1)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叶部病害、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穗腐病,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有玉米南方锈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等,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桃蛀螟等。(2)大豆主要病虫害。大豆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等,大豆虫害主要有烟粉虱、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斜纹夜蛾、点蜂缘蝽等。(3)主要防治方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时期,播种前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出苗后病虫害能兼治施药的选择防治效果好的实施药剂兼治或综合防治。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及其复配剂、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治可选用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复配或桶混使用,大豆、玉米病虫害防治适期一致时,可采用热雾飞防或微雾滴飞防进行统一防治,防治适期不一致时采用微雾滴飞防方式进行分别防治,应根据带状间作距离对喷头进行适度改造,精准控制喷幅。

8.机械收获:大豆玉米完熟后,选用4行玉米收割机和 2.2m宽幅以内大豆收割机进行分别收获;青贮饲料在大豆鼓粒末期、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采用4QZ-280青贮饲料收获机同步收获。

模式 2:

1.面积及株数:玉米大豆面积比48:52,玉米每亩种植约3800株左右,大豆每亩种植约9000株左右。

2.目标产量:玉米每亩产量约400-440kg,大豆每亩产量100-110kg。

3.品种选择:玉米选用耐密、抗逆、宜机收品种,如MY73、陕科6号、安农218、中玉303、农大372等;大豆选用耐荫性强、密植性好、稳产型品种,如皖豆33、荷豆19、临豆10号、齐黄34 、郓豆1号宿豆051、洛豆1号等。

4.种肥同播:4 行玉米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 14.0cm,亩基施45%高氮含硼玉米缓控释肥或45%高氮含硼玉米专用肥50kg,或总养分 36%-38%的有机无机复混肥80kg;6 行大豆等行距种植,行距40cm、株距约8.9cm,亩基施64%颗粒磷酸二铵约6-9 kg,颗粒硫酸钾钾肥约3 kg;播种选用 2行玉米、3行大豆一体化密植分控播种施肥机(机型DYTB-3-2等)进行混播(左边两行为玉米播种器、右边3行为大豆播种器),作业单元间距分别为40cm(大豆并行)和60cm(玉米并行),玉米大豆行距60cm,行头统一种植大豆,大豆、玉米均实行种肥同播,有条件的可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作业精准度和衔接行行距均匀性。

5.化学除草:若前茬小麦收获后田间杂草较多,可在玉米和大豆播种前,用草铵磷喷雾处理,杀灭已经出苗的杂草,降低杂草基数。播后芽前及时封闭除草,可选用精异甲草胺(乙草胺)+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桶混进行土壤 封闭处理,根据土壤墒情调节用水量。封闭除草效果欠佳地块,在玉米3-5 叶期,大豆2-3片复叶期至封行前可选用灭草松、嗪草酸甲酯等药剂,采用自走式分带喷杆喷雾机进行茎叶定向喷雾,或用定向喷头实施人工喷雾。选用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定向隔离除草,要特别做好物理隔离,防止产生药害。      

6、水肥管理:播种后及时机械开沟降渍防涝,遇旱及时灌溉,玉米大喇叭口期视苗情追施尿素15-20kg/亩(使用缓释肥的可不再追肥或减量追肥),追肥深施,注意以水调肥,提倡采用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按10kg/亩进行追肥灌水。大豆初花期追施尿素5-7.5kg/亩,花荚期喷施1-2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50g/亩),提倡采用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水、追肥和叶面施肥。

7.病虫害防治:(1)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叶部病害、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穗腐病,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有玉米南方锈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等,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桃蛀螟等。(2)大豆主要病虫害。大豆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等,大豆虫害主要有烟粉虱、大豆食心虫、大豆蚜、斜纹夜蛾、点蜂缘蝽等。(3)主要防治方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时期,播种前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出苗后病虫害实施药剂兼治或综合防治。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及其复配剂、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治可选用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复配或桶混使用,大豆、玉米病虫害防治适期一致时,可采用热雾飞防或微雾滴飞防进行统一防治,防治适期不一致时采用微雾滴飞防方式进行分别防治,应根据带状间作距离对喷头进行适度改造,精准控制喷幅。

8.机械收获:大豆玉米完熟后,选用4行玉米收割机和 2.2m宽幅以内大豆收割机进行分别收获;青贮饲料在大豆鼓粒末期、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采用4QZ-280青贮饲料收获机同步收获。

方案二:二行玉米四行大豆

模式 1:

1.面积及株数:玉米大豆面积比38:62,玉米每亩种植约3800株左右,大豆每亩种植约10000株左右。

2.目标产量:玉米每亩产量约380-400kg,大豆每亩产量110-120kg。

3.品种选择:玉米选用耐密、抗逆、宜机收品种,如MY73、隆平638、陕科6号、安农218、中玉303、农大372豫单9953、安农591等;大豆选择耐荫、抗倒伏、稳产型品种,如皖黄506、皖豆33、皖豆37、宿豆051、临豆10号、洛豆1号、齐黄34 等。

4.种肥同播:2行玉米行距 40cm,株距13.3cm,亩基施 45%高氮含硼玉米缓控释肥或 45%高氮含硼玉米专用肥50kg,或总养分36%-38%的有机无机复混肥80kg;4 行大豆等行距 35cm、株距10 cm,亩基施氮磷钾复合肥或大豆专用肥15-20kg;玉米大豆行距60cm,播种选用6行玉米大豆一体化密植分控播种施肥机(机型DYTB-4-2等)进行混播(两边边行为玉米播种器,中间4行为大豆播种器,往返间距留40cm),行头统一种植大豆,大豆、玉米均实行种肥同播,有条件的可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作业精准度和衔接行行距均匀性。

5.化学除草:若前茬小麦收获后田间杂草较多,可在玉米和大豆播种前,用草铵磷喷雾处理,杀灭已经出苗的杂草,降低杂草基数。播后芽前及时封闭除草,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桶混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根据土壤墒情调节用水量。封闭除草效果欠佳地块,在玉米3-5 叶期,大豆2-3片复叶期至封行前可选用灭草松、嗪草酸甲酯等药剂,采用自走式分带喷杆喷雾机进行茎叶定向喷雾,或用定向喷头实施人工喷雾。选用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定向隔离除草,要特别做好物理隔离,防止产生药害。

6.水肥管理:播种后及时机械开沟降渍防涝,遇旱及时灌溉,玉米大喇叭口期视苗情追施尿素15-20kg/亩(使用缓释肥的可不再追肥或减量追肥),追肥深施,注意以水调肥,提倡采用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按10kg/亩进行追肥灌水。大豆初花期追施尿素5-7.5kg/亩,花荚期喷施1-2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50g/亩),提倡采用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水、追肥和叶面施肥。

7.病虫害防治:(1)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叶部病害、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穗腐病,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有玉米南方锈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等,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桃蛀螟等。(2)大豆主要病虫害。大豆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等,大豆虫害主要有烟粉虱、大豆食心虫、大豆蚜、斜纹夜蛾、点蜂缘蝽等。(3)主要防治方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时期,播种前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出苗后病虫害实施药剂兼治或综合防治。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及其复配剂、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治可选用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复配或桶混使用,大豆、玉米病虫害防治适期一致时,可采用热雾飞防或微雾滴飞防进行统一防治,防治适期不一致时采用微雾滴飞防方式进行分别防治,应根据带状间作距离对喷头进行适度改造,精准控制喷幅。

8.机械收获:大豆玉米完熟后,选用2.0m宽幅以内大

豆收割机先收大豆,再选用2行玉米收割机收获玉米;青贮饲料在大豆鼓粒末期、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采用4QZ-280 青贮饲料收获机同步收获。

模式 2: 

1、面积及株数:玉米大豆面积比41:59,玉米每亩种植约3800株左右,大豆每亩种植约9600株左右。

 2.目标产量:玉米每亩产量约390-410kg,大豆每亩产量110-120kg。

3.品种选择:玉米选用耐密、抗逆、宜机收品种,如MY73、隆平638、陕科6号、安农218、中玉303、农大372豫单9953、安农591等;大豆选择耐荫、抗倒伏、稳产型品种,如皖黄506、皖豆33、皖豆37、宿豆051、临豆10号、洛豆1号、齐黄34 等。

4.种肥同播:2 行玉米行距40cm,株距13cm,亩基施45%高氮含硼玉米缓控释肥或45%高氮含硼玉米专用肥50kg,或总养分36%-38%的有机无机复混肥80kg;4行大豆等行距30cm,株距10.2 cm,每亩基施氮磷钾复合肥或大豆专用肥15-20kg;玉米大豆行距70cm,播种时选用6行玉米大豆一体化播种机(机型2BYCF-6等)进行混播(两边边行为玉米播种器,中间4行为大豆播种器,往返间距留40cm),行头统一种植大豆,大豆、玉米均实行种肥同播,有条件的可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提高作业精准度和衔接行行距均匀性。

6.化学除草:若前茬小麦收获后田间杂草较多,可在玉米和大豆播种前,用草铵磷喷雾处理,杀灭已经出苗的杂草,降低杂草基数。播后芽前及时封闭除草,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桶混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根据土壤墒情调节用水量。封闭除草效果欠佳地块,在玉米3-5 叶期,大豆2-3 片复叶期至封行前可选用灭草松、嗪草酸甲酯等药剂,采用自走式分带喷杆喷雾机进行茎叶定向喷雾,或用定向喷头实施人工喷雾。选用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定向隔离除草,要特别做好物理隔离,防止产生药害。 

6、水肥管理:播种后及时机械开沟降渍防涝,遇旱及时灌溉,玉米大喇叭口期视苗情追施尿素15-20kg/亩(使用缓释肥的可不再追肥或减量追肥),追肥深施,注意以水 调肥,提倡采用滴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按10kg/亩进行追肥灌水。大豆初花期追施尿素5-7.5kg/亩,花荚期喷施1-2次叶面肥(磷酸二氢钾50g/亩),提倡采用微喷带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灌水、追肥和叶面施肥。

 7.病虫害防治:(1)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病害主要有玉米叶部病害、玉米茎腐病和玉米穗腐病,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有玉米南方锈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等,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桃蛀螟等。(2)大豆主要病虫害。大豆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炭疽病等,大豆虫害主要有烟粉虱、大豆食心虫、大豆蚜、斜纹夜蛾、点蜂缘蝽等。(3)主要防治方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时期,播种前实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出苗后病虫害实施药剂兼治或综合防治。杀虫剂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及其复配剂、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治可选用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复配或桶混使用,大豆、玉米病虫害防治适期一致时,可采用热雾飞防或微雾滴飞防进行统一防治,防治适期不一致时采用微雾滴飞防方式进行分别防治,应根据带状间作距离对喷头进行适度改造,精准控制喷幅。 8.机械收获:大豆玉米完熟后,选用2.0m宽幅以内大豆收割机先收大豆,再选用2行玉米收割机收获玉;青贮饲料在大豆鼓粒末期、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采用 4QZ-280青贮饲料收获机同步收获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