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泗城镇:开展宅基地集约化利用试点成效显著
户变美 地增产 村创收
泗城镇关庙村开展“空心村”整治
推进“紧凑型”村庄建设
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泗县泗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高度重视,坚持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对表对标,通过试点成效显著。
清理空房户变美。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农村人选择在城市定居或长期在城市务工,导致原农村住房长期闲置,成为“空心房”,有的甚至年久失修一度成为危房。泗县泗城镇自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迅速行动,在该镇关庙村开展空房清理行动,共计清理一户多宅61起,超面积(标准每户220平米)61%,清理空房189户(含危房清零),规划建设(已建成与聚集节约型美丽乡村住房新居35户)有效整合宅基地资源,不断优化农村宅基地布局。通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关庙村面貌焕然一新,利用发展新型田园村庄古运河观光乡村旅游带初雏型“小菜园、小果园、小田园、小鱼塘、小藕塘”“五小园”即美化环境又增加农户经济收入。
耕地扩面地增产。经过空房清理整治,关庙村共计清理出近26可用耕地,用于发展山芋特色产业,该村鲜食山芋种植4200亩,占耕地面积38%,为“一村一品”专业村,山芋加工、 无场地,该村“两委”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利用清理宅基地建山芋 窖8亩,冷藏保鲜库3亩,这样延长山芋产业创建,增加种植大户收入300多万元,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种粮规模效益提升。同时,把最优质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永续利用,着力推动“藏粮于地”,不断增加耕地粮食产量。
集约高效村创收。通过整治空心村,让散户聚集,宅基地得到有效整合,镇村两级合力推进土地流转、订单生产等类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以地入股,将土地流转至村农业合作社,集中对外发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初步预算,关庙村通过宅基地整合,有效释放土地潜能,全村户均增收2.8万余元以上。
土地是农村农业发展核心,让农户致富先要让土地“增产增效”,必须在土地上找出路,抠出土地里最大价值。通过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泗县泗城镇找对了方法,村民得到的甜头,后续将进一步加大宣力度,不断扩大成果复制转化,确保如期实现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通讯员 王谅)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