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泗城镇关庙村宅改工作简介
关庙村宅改工作简介
一、集体经济产业园
2019年利用产业项目资金90余万元建成大棚2栋,占地5.5亩,2020年出租给泗县“枣想你”枣树种植有限公司,按出租收益4万元。2021年,主体因经营问题不再续租,交回大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产业项目收益,今年年初,村组织人员到山东寿光实地考察,引进新型黄瓜品种,目前大棚内共栽植15000株,已陆续出售,日产黄瓜1500斤左右,价格在1-2元每斤不等,按目前经济效益计算,毛收入可达27余万元,去除工人工资、技术员工资、成本费用等,可有纯收入14万左右。(其中使用固定工人4名,临时工人10多名,每天工资60元,工资支出约6万元,技术指导费约2万元,种苗及设备等支出4万余元)。
二、“五小园”经济
结合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全村共整合出空闲地260余亩。其中曹庄组共64户,整合出房前屋后空闲地约50亩,目前其中20户利用20亩地发展枣树经济,由农户免费提供土地和日常管护,“枣想你”公司免费提供枣树苗和技术指导,共种植枣树1000余棵。待枣树产果后,“枣想你”公司按市场价进行收购,正常每斤不低于15元,按产果的淡期和旺期算,每棵枣树可年产10到20斤,产值在200-400元左右,整体枣林年可产值20到40万元。另整出的房前屋后空闲地,由农户自行种植常用蔬菜,供家庭日常食用,每年每户可节约开支2000余元,结余蔬菜由农户自行到集市出售,可另外增加家庭收入。
三、集中集约居住点
该地共有宅基地总面积19300平方米,原有老居民户14户,住房分布比较零散。结合村庄集约规划,经村两委研究,并与住户协商同意,其中连片的5户对老房进行改造翻新,其余9户居住比较零散、房屋破旧的进行老房拆除、重建。剩余的空闲宅基地,经村两委研究同意,由原址14户一户多宅户闲置宅基地中,有偿转让给无宅有需求的21户本村村民进行新建。经过整合,空闲宅基地得到有效利用,无序建房现象得到有效整改。
四、关庙村宅改现状
关庙村现有住户1785户,其中一户多宅户169户(含30户一户多处房户),占宅基地总面积65905平方米;一户一宅超标准(220平方米)1085户,占宅基地总面积397704平方米,户均超标140平方米,多为庭院面积超标。
五、整改举措
(一)一户一宅超标的,一是引导动员其中其自行整改超标面积;二是村两委研究,拟按土地流转价格(1000元/亩)核算超标面积,收取超标部分有偿使用费,每平方约收取1.5元。待与村民协商同意后实施。
(二)村委会对一户多宅户进行备案登记,一是动员农户对有宅无房地块进行复垦,种植经济作物;二是经村委会研究后,鼓励群众有偿转让给本村无宅需建房户。
(三)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对集中连片的宅基地进行摸排登记,目前摸排登记14宗136亩,最小地块3.6亩,最大地块31.3亩。已申报产业项目基地14个,目前已完成项目确权审批工作,正在积极谋划引进回流中小微企业进村办厂,方便闲置劳动力居家就近就业,增加务工收入。村集体可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或出租方式与企业合作合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可获得每亩每年1000元的租金收益。
六、加强监管
严格落实宅基地建房申请审批制度,配合相关部门及镇政府,做好“四到场”制度,杜绝无序乱建现象。
通过以上宅改举措,关庙村“三转、三增、三提升”达到初步成效(即:构建农村宅基地使用由无序转有序、闲置转利用、粗放转集约的有效管理机制,增加农村耕地保有量、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提升乡村发展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泗城镇关庙村宅改工作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