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城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度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泗城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统筹推进经济运行、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和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
2023年1-12月份我镇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98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限上商贸零售额完成3.6亿元。
一、2023年主要指标、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主要亮点
(一)党建引领聚力发展。全年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32次,召开全镇党建工作例会12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20余次,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着力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级“两委”干部43名,后备干部19名。着力优化改善党员结构,吸纳18名优秀中青年加入党组织。探索“1234工作法”构建“党建+信访”新格局,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健全“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成立网格党小组56个,有效化解各类信访矛盾。持续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全镇2655户群众评分授信,依托信用体系着力解决发展问题。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村级集体经济飞速提升,关庙村、赵庄村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胡陈村突破200万元。
(二)经济发展扩量提质。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全年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个,其中千万元项目6个(金晟麻纺、必文香菇、虹菌深加工、培智学校、宇虹手抓饼、友和电子),百万元项目1个(鸿拓机电)。坚持“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纳统”,友和电子、虹菌深加工、宇虹手抓饼、预拌砂浆扩建项目已完工投产,汉风二期风电及配套储能、吴氏精密模具、必文蔬菜大棚等项目纳入投资库。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示范区内发展强筋小麦2万亩,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1600亩,大豆种植3800亩,市级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片8个,市级名优产品品牌3个。示范区内小麦单产660公斤,玉米单产520公斤,农业总产值增幅17.7%,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5.2%。
(三)重点项目序时推进。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对汉风泗县草庙二期风电场配套储能电站项目、汉风泗县草庙二期风电场项目、新濉河变电站线路施工项目、泗县城区养老及护理中心项目、S216泗县段(新濉河至S206)改建工程项目等五个重点项目做到及时跟踪推进、掌握项目动态,围绕项目开工、建设、投产做好“全过程”服务,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定期对土地、供电、资金等进行调度,最大限度确保各类项目要素保障到位,确保项目建设有条不紊、有序推进。2023年度全镇共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26亿元。
(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产业发展作为激发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作用,建成全县第一个百亩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羊肚菌项目荣获宿州市“强村富农宿创精品”好项目荣誉,产业发展案例《“三根杠杆”撬动集体经济大发展》获得安徽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案例。村集体经济收入胡陈村200万元以上,关庙村、赵庄村50万元以上。健全防范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摸排辖区农户6560户26504人,将符合条件的10户33人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强化政策落实,为49户申请特色种养补贴143200元,发放雨露计划补贴30人45000元,办理临时救助31人96798元。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成上级批复财政衔接资金项目14个,修建农村道路7258米,疏通沟渠9100米,新建桥梁15座,同时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因灾受损危房改造3000余平方。完成关庙村前张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
(五)社会治理更加全面。坚持为人民服务理念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全年开展消防、道路交通、食品安全、防溺水等涉及群众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大检查11次,查出安全隐患54个,清单化整改销号52个。全年无休开展查违控违工作,依法强制拆除违建房屋1700余平方,复垦水泥地平1100余平方,劝阻20余户建房,从源头制止违建发生。积极推进市域现代化基层治理试点工作,关庙村荣获“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省防灾减灾示范村”。以创建“党旗红·和谐美”信访工作品牌为目标,全年接访157件,已办结136件,接收12345热线平台工单588件,已办结571件。开展文明菜市和快乐健身行动,完成彭铺菜市和辖区7个健身点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老年学校及各学习点硬件设施,发展学员1011人。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中央和省市县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均按时序要求完成整改和销号。有序推进南柳沟问题整改落实,完成污水口封堵23处,铺设污水管网90m,清理周边生活垃圾和固废17吨。纵深推进小汴河污染防治,完成清理小汴河河边漂浮物、淤泥、垃圾固废300余吨,拆除沿河违建圈舍、厕所16座,劝阻占河滩地种植农作物15家,封堵三湾社区段排污口2处,填平彭铺社区段河堰缺口1处。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新建和改造户厕、化粪池247户,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000余吨,治理黑臭水体17处,创新在胡陈试点使用科技手段全天候监测火点,圆满完成午季秸秆综禁任务。整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在全县处于先进位次。
(七)文明创建齐抓共建。以联创共建活动为抓手,组建泗州农贸城、彭铺街道两个工作专班,对农贸市场软硬件设施进行修缮维护和标准化建设,新建公共厕所1个,清除农贸城北部违建2处,常态化清理环境卫生死角死面。完成彭铺菜场前三期工程的建设,占地4万平方米,保鲜库6000吨,交易大棚2400平米。辖区各小区由班子成员、镇直站所、村(社区)工作人员多层级包保,一周一汇报,全面排查梳理工作盲区,延伸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触角。持续推进泗州华府破产重整,全面整治小区内外墙面,清除脱落墙面300余处1300平方米、修补水泥路面300平方米、维护路面草皮1700平方米、更换窨井盖80余个、围栏铁皮200平方米、疏通下水道300米。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基层党建工作谋深抓实。抓主体责任落实,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理论武装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党建责任制,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工作。抓党员教育管理,激发党员示范引领。抓组织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培训,严格发展党员,大力实施“选青推优”工程,确保每个村居配备3名年轻后备干部。抓业务能力提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坚持主题党日活动,持续丰富工作载体。抓示范亮点打造镇直支部建设,完善社区“大党委”机制,切实做好非公党建。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序推动。2024年我镇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限额以上商贸企业零售额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聚焦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从各产业集中度、领先度、完整度、关联度,找出产业缺项、缺环、缺链,有针对性地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建链,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重点谋划亚麻纺纱三期、必文食用菌、赵庄草莓扩建、胡陈羊肚菌扩建、培智学校、彭武路“白改黑”、农村交通以工代赈7个项目,牢固树立“项目论英雄”导向,实行“赛马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四送一服”,通过“惠企纾困”优化政务环境。紧盯重点项目,及时解决用地、用工、用能、征迁等堵点难点问题,推动项目尽快落地、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竣工项目全面达产。
(三)乡村振兴衔接稳步推进。坚持将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聚力资源争取和项目推进,在胡陈羊肚菌、赵庄草莓、关庙和彭铺蜜薯、三湾葡萄、大周双孢菇等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发展羊肚菌300亩,果蔬5000亩,山芋10000亩,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定不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打造一个“万亩高产示范片”,每村打造一个“千亩高产示范方”,在夏粮“二十连丰”的基础上继续多种粮、种好粮,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以常态化排查为抓手,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不存盲区、不留死角”的原则,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持续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工作,做好就业帮扶、教育资助、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住房安全保障、基本医疗保障、社会兜底保障等各项工作。
(四)各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以创建平安和谐、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铲毒禁毒、安全生产、查违控违日常巡查,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和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提升应急突出能力,有效化解征迁控违等重点领域信访案件,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示范镇。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加强源头治理,推进标本兼治,防止问题反弹,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严格按照省、市五经普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在清查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我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