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镇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屏山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抓好“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工业经济、项目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镇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迅速发展。2022年,屏山镇工业产值累计完成18.87亿元,同比增长20.6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8606万元,同比增长29.2%,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1049万元,同比增长9.3%;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2687万元,财政收入694万元,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二)乡村振兴快速推进。一是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目前,全镇有脱贫户1712户4901人,监测对象148 户426人,共32户94人未消除风险,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户1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4户84人,已全部核查落实针对性帮扶举措。二是资金项目管理精准高效。持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合理安排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谋划到村到户产业项目。截至目前,2022年下达到我镇衔接资金42561.52万元,截至目前已拨付资金3657.7万元,资金拨付率85.93%。三是务工就业实现稳中有升。做好稳岗就业工作,积极拓展就地就业渠道,继续办好就业帮扶车间,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增强稳定就业能力。截至10月底,我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际务工就业人数 1672人。四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2022年屏山镇着力打造花卉和食用菌两大特色产业,在屏山镇大李村双孢菇基地发展的基础上,启动屏山镇食用菌产业园建设,该项目总体规划500亩,位于屏山镇现代农业园区,食用菌产业园一期规划建设130亩,总投资5700多万元,引进安徽长灵食用菌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于12月底建设完成。继续做大花卉特色产业,花卉大棚二期稳步推进,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一是聚焦理论学习,提升组织执行力。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推动理论学习抓常、抓细、抓实。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了4期党员干部培训班,培训380余人次。二是聚焦中心工作,提升组织引领力。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确定涂山、徐贺2个村先行试点。目前,已在徐贺村和涂山村分别成立泗县屏山镇徐贺村供销合作社和泗县丰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吸引社员330余户,2022年预计能为两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共200余万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强大的政治功能,成立临时党支部25个,动员近400名党员、800余名群众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开展党建引领无疫村创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截至12月底,徐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经超过100万元,大彭村、老山村、涂山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三是聚焦队伍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抓实党建工作、提升组织凝聚力的关键之举。积极实施“人才回引”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目前村“两委”干部74名,后备干部36名,达到了每村3名的要求。加强对选派干部的能力培养。积极举办4期选派干部培训班、座谈会,成功举办第一书记擂台赛,涂山村第一书记陆梦获得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认真开展选派工作“六项行动”,收集调研报告、经典案例30余篇,制定为民办事工作清单15份,枯河村第一书记杨森的调研报告被安徽省选派办授予“双百创评”全省百篇优秀选派干部驻村调研报告。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2022年共发展预备党员26名,组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4次。四是聚焦作风建设,提升组织战斗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建立党员干部走访机制,积极推进“党建+信访”工作制度。持续开展“开门一件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履行监督责任,结合县委巡查反馈意见整改,把监督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推动全镇执纪监督工作向纵深开展。今年以来,镇纪委共开展集中谈话提醒2次,个别谈话提醒30次,查办问题线索32件,其中:办结30件,正在核查2件,处理党员9人(开除党籍6人,党内警告2人,批评教育1人)。
(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四送一服”工作制度,对辖区企业和重点项目实行包保责任制,包保人每月走访包保企业,关注企业的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要求,通过开展座谈会、现场办公等活动,了解企业生产动态及遇到的难题,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助企纾困,切实做到为企优环境。2022年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现场办公活动3次,接待来访企业14家,梳理企业难题12个,目前已全部解决;召开企业座谈会5次,宣讲上级惠企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畅通企业知晓政策渠道,增强企业法治意识,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对全镇重点工程进行任务分解,明确专班主抓,积极与县直责任部门和施工单位对接,抓好协调服务,优化施工环境,千方百计解决施工建设中出现的实际困难,有效保障了重点工程的快速推进。目前,老山安置房项目完工,附属工程开始建设,天星护栏项目进场施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初稿设计方案,已报省自然资源规划厅审查,屏山镇食用菌产业园一期项目于12月底完工、花卉大棚扩建等其它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
(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完成涂山陈庄中心村道路、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建设任务。二是文明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2022年8月在泗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月度“最优镇流动红旗”考评中屏山镇获得第一名。三是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统筹做好“6.26”疫情处置、核酸检测、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四是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目前摸排问题隐患182处,已全部整改完毕。五是信访维稳工作。以“零赴省、零进京”为目标,切实做好党的二十大期间信访工作,建立党员干部走访机制,坚持将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作为主要途径,镇村书记、包村干部坚持到一线解决信访隐患,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0多个,2022年无一起赴省进京访。六是乡村治理建设工作。进一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老山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探索乡贤+助农增收、乡贤+乡风文明、乡贤+社会治理等模式,擦亮屏山乡贤工作品牌,构建乡村治理新局面。七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屏山镇10个村6.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大文明菜市建设力度,完成村组道路建设8.4公里总投资665万元。全镇完成涉及屏北、屏西、徐贺等村一户一块田共10000亩,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镇将根据全年目标任务要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自我加压,奋力拼搏,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强基固本抓好党的建设。一是持续在强化组织建设上下功夫。组织党员亮明身份、擦亮党徽、高扬党旗。健全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逐步强化党组织对基层的统筹协调管控能力。二是持续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围绕“选、育、管、用、储”等环节,统筹推进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作,计划在2023年举办4期干部培训班,每村常态化保持3名后备干部;党员教育的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每个党员年培训次数不低于1次。三持续在强化督导考核上下功夫。持续深化党建考核工作,在每月一次党建检查的基础上,由镇党建办组织,采取随机抽村的形式,对我镇按照不低于1/3的比例随机抽村,对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样核对,对重点支部重点审核,保证工作落实有力,规范严谨。
(二)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主旋律和主抓手,大力培育金丰面业、牧原集团、深能集团、布恩饲料等龙头企业,坚决克服疫情影响,推进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优化服务举措,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环境,以化解企业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为突破口,一企一策,以服务效能大提升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为先推进社会事业。继续推进“村庄整洁”行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深化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暖民心行动,推进老山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全面提升全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高标准农田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四)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将继续巩固脱贫工作成果,持续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精准落实农业保险、小额信贷、光伏、公益岗位、就业补贴、低保等惠农政策,大力发展花卉、“双孢菇”、果蔬等特色产业,继续推进屏山镇食用菌产业园、草莓科创中心等项目,为农民增收提供产业支撑。
(五)集中精力抓好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继续推进屏山镇食用菌产业园、天星护栏、花卉大棚扩建等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尽快投入使用。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启动老山村大张庄拆迁等工作,加快推进蟠龙山文化旅游园建设,力争把蟠龙山景区打造成皖北重要乡村旅游基地。
(六)持之以恒发展基础农业。坚决遏制耕地抛荒、农地“非农化”、粮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3.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4.6万吨以上;在枯河、徐贺实施稻改水示范项目,种植水稻1万亩。抓好瓜果蔬菜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计划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0000亩。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生猪年出栏量29万头以上。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好高标准农田、农业水利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