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大杨镇人民政府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阅读人次:  
【字体:

泗县大杨乡:网格化综治为群众编织“平安网”

发表时间:2020-05-06 15:13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大杨乡
【字体:

近年来,大杨乡小丁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以网格化为抓手,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延伸服务触角,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力护航。群众满意度、安全度显著提升,社会治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网格化+群防群治 安全感不断攀升

绿树成荫,道整洁,村民在田间地头春耕忙,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广场上回荡……这是小丁村的日常一幕。而这份安宁祥和的背后,离不开网格化体系的日臻完善。

小丁村的网格化管理传统上以村民组为单位,划分为一级大网格。今年年初疫情出现后,为适应防控工作需要,在原有一级工作网格基础上,又细分了73个二级网格,动员了近100人参与网格化管理,网格员在疫情排查、政策宣传、人员管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十户联防、邻里守望”的目标

考虑到网格的可持续运转,近期,小丁村结合疫情防控以来十户联防网格管理的经验,对网格划分进行了调整以村民组为单位划分9个一级网格,以自然庄为单位划分15个二级网格一级网格设网格长,二级网格设网格员。网格长、网格员全部由“两委”干部和小组长担任,待遇有保障,工作可持续。

为充分发挥网格作用,小丁村按照“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的思路,明确了网格员“五大员”(法律宣传员、民情信息员、矛盾调解员、治安协管员、群众服务员)工作职责。借鉴“枫桥经验”等成功模式,建立了信访代办制度、网格员工作任务清单管理制度,网格重点任务周初下达交办,周末盘点销号确保网格内各项工作时序推进,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服务无遗漏。

“三说一听”化矛盾 邻里和睦促和谐

近日,一场“田边地头”的矛盾调处小丁村传为佳话。年过六旬的仝大爷与邻居因土地地界不清引起矛盾纠纷,小丁村村委会在了解基本情况后,联系乡司法所、住建所、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工作人员、该组网格员,找到另一当事人后,一同赶到地头。

通过和村组干部了解情况,现场测量分析,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了一致看法,并且当场握手言和。“我一和村里反映,村里就马上组织人过来了,现在事情解决了,我心里别提多畅快了。”仝大爷脸上绽开了舒心的笑容。

小丁村综合借鉴各地多调联动化解矛盾的经验,建立了“三说一听”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从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自然资源规划所、住建所、市场监管所等乡直有关单位执法人员以及退职老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群众代表等乡贤中邀请近20人会同原村调委会人员共同组成“三说一听”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人才库。

调解人才库面向群众公开公示,调解员由群众点单,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可在人才库中自主选定或委托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定调解人主持调解。调解工作因案施策,灵活采取群众说事、政法说法、乡贤说德、公开听证等方式进行,以多元力量、多元方式化解多元矛盾。

在乡贤参与调解的保障方面,小丁村“两委”对乡贤调解的矛盾纠纷,实行以案定补,调解成功一件补贴100元。4月21日,小丁村还邀请乡法律服务所为10名新选聘的乡贤进行了调解业务岗前培训,为乡贤履职充电加油。

夯实法治建设“硬基础” 提升法治文化“软实力”

“我们村不断加强与政法单位的协作互动,聘请乡法律服务所负责人担任常年法律顾问,设立驻村警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室,合力做好法治宣传、矛盾调处、治安联防、依法治村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小丁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朱金军介绍道。

近年来,小丁村注重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和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书屋、法治大讲堂等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广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播放法治主题电影、举办法治德治、乡风文明、防范邪教等宣讲活动,培养法治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着力夯实基层网格化管理根基。

“小丁村的网格化综治是大杨乡政法工作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杨乡通过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大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以来,大杨乡综治中心共调解各类纠纷116件,线上216件已化解210件,化解率97.22%,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开展,正是这一件件点滴小事,为全乡数万名群众编织了一条平安大”大杨乡政法委员韩其军说。(刘月亮)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大杨乡:网格化综治为群众编织“平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