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黄圩镇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12月29日黄圩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黄圩镇人民政府镇长 刘 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攻坚克难,开拓奋进,较好地完成了镇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实施工业强镇,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在经济建设工作中,我镇始终坚持推行“开放兴镇、项目立镇、工业强镇”战略,大力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提升”新思路,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特色主导产业集群等优势,以“稳农、促工、活商”的方式,推动黄圩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强镇目标的实现。全镇生产总值31亿元,增加值9.7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4%和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亿元,工业增加值4.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亿元,财政收入26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0元,比去年增加1005元,增长10.36%,完成目标任务的103.6%。新增规上企业2家,占任务200%。今年新登记注册企业61户。
(二)深化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颁证率达98.09%。培养壮大农业市级龙头企业,培养超过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59户,共组建6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85个种养家庭农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新增家庭农场7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98家。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河长制”全面落实。完成造林面积525亩。
(三)坚持协调并进,镇村建设成效显著。
全镇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全部完工,王黄路、杨刘路等一批县乡道路建成通车。完成新增耕地350亩,超额完成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覆盖刘宅、东北、王宅、巩沟等村,新建卢圩、时邵等村机井通电工程,供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扎实推进,首批重点整治村东北村、三侯村已完成所有自然庄的整治任务,其余各村正有序开展,清理畜禽粪便1.1万立方米,清理汪塘沟渠196965平方米,拆除旱厕2992个,拆除破危房屋5190平方米,旱厕改造完成789户,公厕建成6座,正在施工12座。武圩美丽乡村建设在省市综合考评中取得优异成绩,我镇被评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乡镇。总投资4125.6万元的政府驻地建成区、卢圩省级中心村、曹场自主建设中心村内各项工程已基本完工。秸秆禁烧连续四年实现卫星监测“零火点”,镇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四)聚力脱贫攻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全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36.8万元,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贯彻落实精准到村、到户的特惠政策,确保每个贫困户落实3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新建7个村级光伏电站;健康扶贫实行“医疗保障全兜底”;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贴和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实现全覆盖;社保兜底脱贫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和贫困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农村危房改造完成668户;设置公益性岗位306个;易地搬迁完成13户52人;办理小额信贷367户1781万元。
(五)提升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全面加强。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有力推进全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镇中小学入学率和升学率分别为100%和98%,学前适龄儿童入园率达100%。认真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全镇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签约人数10952人,其中贫困人口3480人。计生工作扎实开展,两孩政策全面落实。进一步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敬老院采用公建民营模式运营,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戏、送电影进校园、进乡村,举办以“喜迎十九大美丽黄圩舞起来”为主题的第五届广场舞大赛、喜迎十九大首届曲艺大赛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突出抓好社会治理创新和信访维稳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被评为全市平安乡镇。扎实开展“双拥”创建,大力支持武装、消防、民兵建设。密切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的联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一年,是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一年,是干事创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镇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黄圩建设和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工作亟待加强,信访维稳的压力仍然较大;少数干部不敢为、不想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2018年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二、2018年政府主要工作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我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市争第一、全省争上游、全面达小康”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重点,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综合考虑,2018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力争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一)注重扶贫工作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举全镇之力、集全镇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我镇顺利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强化精准扶贫措施。进一步压实全镇各级干部的脱贫责任,加强督查调度和考核奖惩,按照“12334”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打牢稳定脱贫基础。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适度增加针对特困人口的特惠政策、针对非贫困人口的普惠政策,提高政策落地精准度和群众满意度。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严格精准脱贫标准。进一步加大要素投入,推动新增脱贫攻坚项目、资金、举措向未出列贫困村集中,提高扶贫成效,力求尽快达到脱贫标准。同时推进已出列贫困村提升工程,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按照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出列标准,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构建防范返贫机制。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加强返贫信息管理,通过调查、评议、审核、认定等途径确认返贫户,并及时衔接和落实帮扶措施。强化脱贫后续帮扶,做到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包保责任不松。加大精神扶贫力度,强化对贫困户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注重用模范榜样传递正能量、用传统文化引领新风尚,鼓励和引导他们靠资金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二)注重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增强镇域工业经济综合实力。
加大对武圩村板材加工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三侯工业园基础设施及辅助设施建设投入,整合闲置场地厂房,增强其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服务功能。以基地园区为平台,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工作引导企业扩改,做大做强,培育工业龙头企业,增强规上企业质量。加大扶持力度,优化环境,促进科技型、创新型民营经济实体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强镇富民目标。
(三)注重农村环境治理,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粮食作物生产,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加快绿色瓜果蔬菜、生态农业等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提升,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以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扩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加快发展土地流转、服务带动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确保政府驻地建成区、卢圩省级中心村、曹场自主建设中心村顺利通过验收,高质量完成2018年红星自主建设中心村和华新永久居住点中心村整治建设任务,健全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反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开展“三清四拆”,加快拆除农村破危房屋和禁养区内各类畜禽圈舍,提升农村整体形象。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河长制”作用,加强重要河流污染综合治理。持续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突出问题的整改。
夯实农村农业基础。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6万亩,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孙苏、红星2个水厂。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进度,新修村组道路120公里。
(四)注重共享共治,着力加强社会治理。
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压实各村各部门的责任。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坚持“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常态化、制度化,创新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强法治教育,扩大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的关爱服务。
(五)注重民生保障,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积极就业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大力推进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400人。完善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制度。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对政府工作和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凝聚力、执行力、公信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不断加强学习,打造学习型政府。坚持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打造学习型政府。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注重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学以致用能力。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努力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创新、有亮点、有特色,在开拓创新中攻坚破难、在攻坚破难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狠抓作风建设,坚决执行好“约法三章”,自觉做到不贪不图、用心为群众办事、平等待人。定期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在出台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促使政府决策不断完善和优化。深入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求真务实政府。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切实改进文风会风,把更多精力用在谋发展、抓落实上;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坚持现场调度,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严查影响发展环境的违法违规案件,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和高效公平的发展环境。
(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公平诚信政府。坚持把公平守信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决策,自觉接受镇人大的依法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快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充分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及时认真回应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确保行政权力阳光运行。
(五)强化为民服务,建设廉洁高效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和自律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控公务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真正把财政资金用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受益的地方。深入开展正风肃纪行动,大力整治慵懒散浮、懒政怠政行为,不断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和服务效能提升。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征程,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埋头苦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社会主义新征程而不懈奋斗!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黄圩镇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