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级政策解读】《黄圩镇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化两提升工作方案》的解读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按照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根据镇党委、镇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三清三化两提升”(清理废弃杂物、清理杂草、清理沟渠河塘,村庄和庭院达到净化、美化、绿化,提升改厕服务质量和提升环境与健康意识),对全镇村庄全域环境进行集中整治,着重解决路边、沟边、塘边杂草丛生,村庄秸秆乱堆乱放、生活垃圾乱倒乱放、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增强群众环境健康意识。
三、工作目标
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实行秸秆禁烧,做到收获一块、清理一块,实现当天清理不过夜,临时堆放点不误耕种,且堆放合理、专人管理,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其他农业生产废弃物、落叶、荒草、生活垃圾及可燃性工业固废、建筑垃圾,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实现零火点、严禁水污染、不误好农时”。
四、主要内容
(一)村庄全域环境清理整治
秋收、秋种期间,加大村庄秸秆乱堆乱放、秸秆抛洒等清理力度,着重对沟边、路边杂草、塘边漂浮物等进行集中清理。
1.清理废弃杂物。对村域废弃杂物进行全面清理,特别是道路两侧、村内巷道、公共活动场所、农村集贸市场、农房周边各类建筑垃圾、杂物柴草、破旧围栏等废弃杂物,大力整治村内农户生产资料、农机具随意堆放现象,保持物品堆放整洁有序。规范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规范村内畜禽散养行为,做到饲养布局合理、人畜分离,及时清理畜禽粪污,保持村庄环境常态整洁。
2.清理杂草。对辖区范围内省道、县道及各入村道路两侧杂草进行全面清理,保持镇域主干道路沿线路面干净整洁,确保道路两侧无杂草、藤蔓丛生等现象,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质量。
3.清理沟渠河塘。全面清理沟边、渠边、塘边垃圾及漂浮物。
4.提升改厕服务质量。稳步推行户厕改造工作,不断强化和规范整村推进的“首厕过关制”,对已改(新)建农村户(公)用厕所管护到位。继续开展厕所摸排“回头看”工作,完善问题发现、技术服务和督促检查机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5.提升环境与健康意识。聚焦乡村日常生活细节,抓住文明“关键小节”,践行节约就餐、移风易俗等文明生活理念。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实现农村公共环境和个人卫生“双提升”。
(二)庭院环境整治
1.整理房前屋后空地。进一步健全村庄公共环境保洁机制,不断提升村庄净化、绿化、美化水平,种植经济作物(如油菜、豌豆、蚕豆、马铃薯、莴苣、芹菜、大蒜、大葱等),种植花草树木(如月季、樱花、桂花、黄杨、石楠、紫薇等),提升村庄和庭院“三化”水平,不断完善“门前三包”等制度,推动行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2.庭院经济评比。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和评选活动,打造一批风格协调,富有地方特色、区域特点的精致农家小院。每年定期对庭院经济整治情况进行评比。
五、有关要求
1.人员组成:抽调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心校教师等人员参与考核。
2.考核范围:各行政村自然庄、辖区主次干道两侧、田间地头等。
3.考核时间:2022年10月29日-10月31日。
4.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纳入村级星级评定,前三名将予以资金奖补,后三名将约谈并问责各村主要负责人,并取消该村评优评先资格。
5.镇成立督察组,督察组负责督查、指导各村开展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并反馈相关问题,做到上传下达相关标准政策要求,完成本镇各村评比考核,配合完成专项整治工作。
解读单位:黄圩镇人民政府(党政办)
联系电话:0557-7656212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