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黄圩镇人民政府 > 机构职能 > 乡镇(街道)简介
阅读人次:  
【字体:

黄圩镇2024年基本情况简介

发表时间:2024-03-20 16:15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黄圩镇人民政府
【字体:


(2024年)

一、基本概况

镇地处泗县西北部,西与灵璧县接,北和江苏睢宁接,东、南分别与大庄镇及大杨镇毗邻;镇域总面积约92.5平方公里,可耕地约6733公顷;现辖14个行政村、89个自然庄组、1.87万户、7.06万人口,劳动力资源约4万人,既是人多地少乡镇之一,又是一、二、三产业和劳务经济同步发展的综合型经济镇

2023年,是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的承前启后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镇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促进整体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分别荣获全市政务公工作先进单位全市禁毒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关工系统双创双百佳先进集体全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健康乡镇”等荣誉称号同时,实现全镇季秸秆综禁零火目标任务;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取得全面成功;环境整治、产业振兴工作,多次在全县评比中处于领先水平;先后承接全市夏夏种现场会和省市县三级秋收种现场会,为推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走了坚实基础

二、强化党建引领,优化考评机制,推进集体经济发展

首先,提升引领能力。注重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集中学习制度,全年召开党委会会议15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16次。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加强阵地建设及管理,党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2次,进一步规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宗教场所和综合文化站的各项活动,形成12项工作举措。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一岗双责”,每季度召开1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其次,优化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村级目标考核实施意见,制定“3+N”的考评体系,以“五面红旗”争创为基础,以阶段性中心工作为主体,以集体经济为重要指标,以重要任务、重大问题处置为红线,对各村工作实绩进行全面考评,全年开展综合考评 12次,进一步激发村级工作动能,增强镇村发展活力,引导镇村干部树立起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再者,强推集体经济。全面落实省、市、县委关于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和党建引领信用村相关部署,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逐步推广农机打捆离田、农资批发销售、特色农业种植及无人机飞防等产业,截至2023年底,全镇集体经济总量达1068.86万元,比2022 年度的629.98万元,增加438.88万元,增长69.66%,在全县一举迈入集体经济“千万俱乐部”镇行列。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9个,100万元以上的村4个,村均达 76.3 万元。

三、强化镇域发展,优化服务助企,推进多元产业振兴

一是助力企业排忧解难,协助企业融资。实行“一企一专员”制度,班子成员对口包保企业全覆盖,将惠企政策送到企业家手中,同时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让企业家安心、放心、顺心。加大干部职工全覆盖走访,每月至少一次,累计走访 130 余次,帮助豪迈粮油、雄泰粮油等企业解决资金困难190余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政策奖补等问题 36 项。积极为企业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等项目对接县直相关部门铺路搭桥,惠及13家镇域企业。二是做大做强传统农业,倡导多元种植。在坚持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元胡、大蒜、香菇、大棚蔬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超25%,带动就业3000余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286亩,占全县总量五分之一以上,成功实践“六好种植”模式,单亩增收350元,在省市现场会上得到一致认可和好评。同时,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全年推进新增耕地复垦达标127.03亩,完成率达100.02%,复垦速率和工作成效获省、市、县相关部门高度评价。加大粮食安全,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不减,产量亩均增加10%。三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促进社企双赢。重点依托武圩村福玲食用菌大棚基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加强辐射带动,提升规模效益,促进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整合资金1130万元,增建36个恒温棚,2000平方米冷库和4000平方米的储物库,获得无公害绿色产品称号(已获批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注册商标)。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将年培育菌棒从70余万支提升至220万支,年产食用香菇从150多万斤提升到480万斤,实现年产销值和年净收益翻一番,达到2400万元。积极带动北部各村农户,特别是富余劳动力就业或直接参与种植经营,将香菇种植产业做大、做优、做强,走出“小蘑菇,大产业”的农村增收致富新道路。四是做大做强重点项目,助力产业升级。锚定产业发展新路径,重点引进宿州卓康实业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玩具制造销售、塑料制品制造销售及各类日用品制造销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1亿元,年缴纳税金1000万元,年利润总额300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盘活黄圩镇孙苏沼气发电厂厂房设施,引入世拓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农作物秸秆与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促进闲置资产得到充分利用,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进一步加大新能源项目扶持力度,帮助泗县新耀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泗县金瑞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颗粒生物质燃料生产,探索建立以孙苏至三侯为主线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带动南部各村广泛利用农村资源(秸秆树枝锯末等废弃物)发展生物质燃料生产,实现新能源年产值超6000万元,形成一手抓环境保护、一手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四、强化园区示范,优化托管服务,推进新型实体发展

多年以来,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产业园区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相继建成王宅农业示范园、红星果蔬基地、刘宅花卉苗木基地等10个基地和示范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土地流转效率,长期流转土地1.2万亩,短期流转土地2.7万亩,大豆扩种至3.1万亩,红薯2600亩,红豆杂粮1400亩,各村均有特色。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建设家庭农场319家,各种专业合作社140家,其中2023年新培育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泗县苏强种植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泗县绿林种植家庭农场、泗县农梦种植家庭农场),市级示范合作社1家(泗县双色葵种植合作社),目前正待省市下文。开展农业大托管工作试点工作,成立农业托管服务组织,挂靠在村股份合作社。

五、强化“三农”意识,优化农村环境,推进急难愁盼处置

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内涵要求,坚持实干为先,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水、电、路等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入1000 余万元资金,实施9.6公里镇村主干道提升工程。投资400多万元推进街道建成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占地1000多平方米,近期建成运营。积极申报黄圩南部四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2.1 万亩,资金5250万元,在农业生产方面为群众做好保障性服务。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条件,排查道路隐患87处,安装护栏8.3千米,安装警用爆闪灯18处,安装减速带560米。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长期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六、强化民生保障,优化社会济困,推进践行为民造福

锚定“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目标,切实把社会救助工作作为基本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来抓,持续关注困难群体,开展信息化、数字化精准摸排,建立精准台账,全面掌握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及时救助因病因灾的贫困户、边缘户和监测户家庭256人,医疗救助101人,小额临时救助72人,解决孤儿助学看病有效救助5人,办理满80岁老人高龄补贴 252人,办理残疾人两项补贴126人。

七、强化以人为本,优化文卫创建,推进生态文明和谐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120余次,举办舞蹈培训班、书法、书画培训班等50多次,通过农家书屋开展全民阅读和全民建设活动30余次。统筹教育事业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比赛,技术技能比赛打造全镇骨干教师队伍,武露雪和徐珂被评为第四届宿州市“教坛新星”,王永林和武露雪分别荣获宿州市“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称号。全面开展卫生镇创建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5%,安全接种率100%。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活动,投入资金近130万元,整改隐患72处,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面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目标,对红星村岳刘中心村及东北村李场中心村进行建设。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黄圩镇2024年基本情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