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山头镇人民政府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阅读人次:  
【字体: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山头镇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发表时间:2024-03-31 10:10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山头镇人民政府
【字体: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山头,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正视挑战、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打造皖东北高质量发展山头样板。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紧扣12345”发展思路开展工作:

(一)围绕争先进位提升年这一目标

争取工作主动,实现跨越发展,确立2024年提速增效、争先进位的工作基调,认真制定新的赶超目标和工作措施,以更高的定位、更高的标准,敢打敢拼、敢闯敢试,做到特色工作“拔头筹”、重点工作“争先进”、短板工作“进位次”,力争今年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二)依托项目和产业两个支撑

    抓好项目谋划推进。紧盯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和皖北“两个加快”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区位交通、农特产品资源等优势,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力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投产。主动融入长三角物流建设体系,充分利用徐洪河港口濒临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以及具有“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先决条件,加快徐洪河港口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泗县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

    擘画产业发展版图。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全力开展筑巢引凤招商引资重点实施山头镇润亿皖蒙养牛示范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加大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帮助现有工业规上企业稳定增长,强化助企帮困;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确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加大对规下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力争早日达规。

(三)做好粮食、肉牛、绿色循环农业三篇文章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锚定建设农业强镇目标,持续推进“小田变大田 ”及“大托管服务改革,持续紧盯耕地、种子两个关键,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力争2024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2.4万亩以上,产量10万吨以上,打造山头农业强镇品牌。在巩固小麦、大豆、玉米等传统产业和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推动稻鳅共养、无核水蜜桃、玄参、樱桃、食用菌、大豆虫、茭白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户,全面提升肉牛产业数量、质量、效益,推动全镇肉牛产业发展跨入新台阶,实现肉牛养殖更加规模化、标准化。在土地指标、配套设施、银行贷款上向肉牛养殖倾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建共享共富。

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形成作物种植+生物秸杆+湖羊养殖+菌菇种植+有机肥制造”的循环框架。大力打造山头镇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这套农牧循环产业链预计每年收益600万元以上,带动50余名闲散劳动力就业

(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干部作风、治理效能四个巩固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民惠民为目标,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入,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农村改厕和镇区污水改造治理,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任务。

    强化民生保障措施。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救助等制度,加强城乡重病重残群体兜底性保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完善手续,及时赔付;严格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惠民政策,确保各类社会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非法集资、基本医疗服务、应急处置、双拥优抚等工作。

提升干部作风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集中精力办实事、解难事、求实效。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提升政府系统效能,形成“见红旗就扛,见荣誉就争”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优化网格化工作机制,整合各村网格员、派出所、司法等多元综治力量,抓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入开展巡防、干部走访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多措并举做好反邪教工作,落实精神障碍人员管理服务,严防肇事肇祸。深入开展反诈、禁毒等宣传活动,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抓牢信访维稳、生态环保、耕地保护、安全生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五项重点

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按照“四下基层”工作要求,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领导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严格执行信访接待室值班制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专项行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促进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好污染面源常态化管控,加大露天焚烧管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扎实开展户厕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推动“卫生乡镇 ”创建活动。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推进拦山河、潼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消除黑臭水体。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加强提升耕地质量,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证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确保农田姓农、良田种粮。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到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严格执行量化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做到督查督办到位,确保全镇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使安全生产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大力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村党组织发展动能,指导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持续扩大,有效落实集体经济倍增。“盘活‘三资’、土地流转、特色产业”为重点,对闲置汪塘、预留地等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改造盘活,通过发包、租赁、自主经营等方式加以利用。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大柏村的食用菌种植、骆场村的土地大托管、潼城村的农机服务的运行模式,为当地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村民集体双增收。

各位代表!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只要我们心怀责任与理想,以担当作为的态度,积蓄充盈的力量,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就一定能够蓝图变现实将愿景变实景,不断开拓山头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山头,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正视挑战、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打造皖东北高质量发展山头样板。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紧扣12345”发展思路开展工作:

(一)围绕争先进位提升年这一目标

争取工作主动,实现跨越发展,确立2024提速增效、争先进位的工作基调,认真制定新的赶超目标和工作措施,以更高的定位、更高的标准,敢打敢拼、敢闯敢试,做到特色工作“拔头筹”、重点工作“争先进”、短板工作“进位次”,力争今年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二)依托项目和产业两个支撑

    抓好项目谋划推进。紧盯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和皖北“两个加快”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区位交通、农特产品资源等优势,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力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投产。主动融入长三角物流建设体系,充分利用徐洪河港口濒临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以及具有“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先决条件,加快徐洪河港口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泗县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

    擘画产业发展版图。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全力开展筑巢引凤招商引资重点实施山头镇润亿皖蒙养牛示范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加大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帮助现有工业规上企业稳定增长,强化助企帮困;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确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加大对规下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力争早日达规。

(三)做好粮食、肉牛、绿色循环农业三篇文章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锚定建设农业强镇目标,持续推进“小田变大田 ”及“大托管服务改革,持续紧盯耕地、种子两个关键,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力争2024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2.4万亩以上,产量10万吨以上,打造山头农业强镇品牌。在巩固小麦、大豆、玉米等传统产业和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推动稻鳅共养、无核水蜜桃、玄参、樱桃、食用菌、大豆虫、茭白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户,全面提升肉牛产业数量、质量、效益,推动全镇肉牛产业发展跨入新台阶,实现肉牛养殖更加规模化、标准化。在土地指标、配套设施、银行贷款上向肉牛养殖倾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建共享共富。

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形成作物种植+生物秸杆+湖羊养殖+菌菇种植+有机肥制造”的循环框架。大力打造山头镇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这套农牧循环产业链预计每年收益600万元以上,带动50余名闲散劳动力就业

(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干部作风、治理效能四个巩固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民惠民为目标,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入,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农村改厕和镇区污水改造治理,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任务。

    强化民生保障措施。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救助等制度,加强城乡重病重残群体兜底性保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完善手续,及时赔付;严格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惠民政策,确保各类社会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非法集资、基本医疗服务、应急处置、双拥优抚等工作。

提升干部作风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集中精力办实事、解难事、求实效。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提升政府系统效能,形成“见红旗就扛,见荣誉就争”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优化网格化工作机制,整合各村网格员、派出所、司法等多元综治力量,抓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入开展巡防、干部走访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多措并举做好反邪教工作,落实精神障碍人员管理服务,严防肇事肇祸。深入开展反诈、禁毒等宣传活动,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抓牢信访维稳、生态环保、耕地保护、安全生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五项重点

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按照“四下基层”工作要求,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领导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严格执行信访接待室值班制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专项行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促进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好污染面源常态化管控,加大露天焚烧管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扎实开展户厕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推动“卫生乡镇 ”创建活动。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推进拦山河、潼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消除黑臭水体。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加强提升耕地质量,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证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确保农田姓农、良田种粮。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到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严格执行量化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做到督查督办到位,确保全镇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使安全生产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大力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村党组织发展动能,指导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持续扩大,有效落实集体经济倍增。“盘活‘三资’、土地流转、特色产业”为重点,对闲置汪塘、预留地等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改造盘活,通过发包、租赁、自主经营等方式加以利用。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大柏村的食用菌种植、骆场村的土地大托管、潼城村的农机服务的运行模式,为当地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村民集体双增收。

各位代表!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只要我们心怀责任与理想,以担当作为的态度,积蓄充盈的力量,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就一定能够蓝图变现实将愿景变实景,不断开拓山头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新山头,具有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等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正视挑战、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打造皖东北高质量发展山头样板。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紧扣12345”发展思路开展工作:

(一)围绕争先进位提升年这一目标

争取工作主动,实现跨越发展,确立2024年提速增效、争先进位的工作基调,认真制定新的赶超目标和工作措施,以更高的定位、更高的标准,敢打敢拼、敢闯敢试,做到特色工作“拔头筹”、重点工作“争先进”、短板工作“进位次”,力争今年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二)依托项目和产业两个支撑

    抓好项目谋划推进。紧盯国家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和皖北“两个加快”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区位交通、农特产品资源等优势,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力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投产。主动融入长三角物流建设体系,充分利用徐洪河港口濒临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以及具有“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先决条件,加快徐洪河港口物流产业园建设,打造泗县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

    擘画产业发展版图。坚持产业第一,项目为王,全力开展筑巢引凤招商引资重点实施山头镇润亿皖蒙养牛示范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加大工业企业培育力度,帮助现有工业规上企业稳定增长,强化助企帮困;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确保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加大对规下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力争早日达规。

(三)做好粮食、肉牛、绿色循环农业三篇文章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锚定建设农业强镇目标,持续推进“小田变大田 ”及“大托管服务改革,持续紧盯耕地、种子两个关键,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力争2024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2.4万亩以上,产量10万吨以上,打造山头农业强镇品牌。在巩固小麦、大豆、玉米等传统产业和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推动稻鳅共养、无核水蜜桃、玄参、樱桃、食用菌、大豆虫、茭白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积极发展规模养殖户,全面提升肉牛产业数量、质量、效益,推动全镇肉牛产业发展跨入新台阶,实现肉牛养殖更加规模化、标准化。在土地指标、配套设施、银行贷款上向肉牛养殖倾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共建共享共富。

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形成作物种植+生物秸杆+湖羊养殖+菌菇种植+有机肥制造”的循环框架。大力打造山头镇绿色循环农业示范区,这套农牧循环产业链预计每年收益600万元以上,带动50余名闲散劳动力就业

(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干部作风、治理效能四个巩固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民惠民为目标,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投入,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农村改厕和镇区污水改造治理,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任务。

    强化民生保障措施。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救助等制度,加强城乡重病重残群体兜底性保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完善手续,及时赔付;严格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惠民政策,确保各类社会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切实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非法集资、基本医疗服务、应急处置、双拥优抚等工作。

提升干部作风建设。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集中精力办实事、解难事、求实效。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提升政府系统效能,形成“见红旗就扛,见荣誉就争”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确保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优化网格化工作机制,整合各村网格员、派出所、司法等多元综治力量,抓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入开展巡防、干部走访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多措并举做好反邪教工作,落实精神障碍人员管理服务,严防肇事肇祸。深入开展反诈、禁毒等宣传活动,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五)抓牢信访维稳、生态环保、耕地保护、安全生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五项重点

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按照“四下基层”工作要求,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领导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严格执行信访接待室值班制度,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专项行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促进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好污染面源常态化管控,加大露天焚烧管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扎实开展户厕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推动“卫生乡镇 ”创建活动。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推进拦山河、潼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全力消除黑臭水体。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加强提升耕地质量,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证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确保农田姓农、良田种粮。

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做到思想不松懈、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严格执行量化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做到督查督办到位,确保全镇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使安全生产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大力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村党组织发展动能,指导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持续扩大,有效落实集体经济倍增。“盘活‘三资’、土地流转、特色产业”为重点,对闲置汪塘、预留地等集体经营性资产进行改造盘活,通过发包、租赁、自主经营等方式加以利用。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大柏村的食用菌种植、骆场村的土地大托管、潼城村的农机服务的运行模式,为当地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村民集体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