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刘圩镇人民政府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阅读人次:  
【字体:

刘圩镇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发表时间:2022-10-09 10:52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刘圩镇人民政府
【字体:

刘圩镇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计划通过五年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把刘圩镇建设成为红色文化旅游名镇、工业重镇、产业强镇、商贸大镇,实现经济发达、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一、主要目标任务

(一)布局发展刘圩镇现代农业项目示范带。

刘圩镇强筋小麦、玉米青稞饲料、玫瑰花、金银花、优质无籽西瓜、瓜蒌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一粮一饲两瓜两花”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逐步打造强筋小麦种植基地、青稞玉米饲料生产基地、优质无籽西瓜培育基地、瓜蒌种植示范园、金银花、玫瑰花产业园,进而形成产业示范带,以此辐射周边,形成多点示范。

在“一粮一饲两瓜两花”发展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生态种养、科普示范、观光采摘、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体系。2021---2025年,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0亩,年产优质强筋小麦3000万公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青稞玉米饲料种植30000亩,年产青稞玉米饲料7500万公斤,为刘圩镇将来黑毛猪生态养殖变“粮仓”为“肉库”奠定坚实的基础;优质无籽西瓜种植15000亩,瓜蒌种植15000亩,金银花、玫瑰花种植6000亩,逐步形成“两瓜两花”观光采摘、乡村旅游示范园。计划投入资金1.2亿元,6000万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道路、桥涵、水网、电网等 ),3000万元用于产业配套(冷链、仓储、物流、育苗、观光), 3000万元实施周边生态及环境综合整治。

(二)建设刘圩镇新型乡村工业园区提升工程,打造升级版。            

泗县刘圩镇新型乡村工业园,始建于20079月,累计投入4500万元,利用土地300亩,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其中生产体育文化用品的4家。2019年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其中工业投资5000万元。工业园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绿化、亮化、供水、排水等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其中蚌埠祥利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泗县分公司手套包装加工厂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完成,项目占地24亩,计划总投资22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包装加工手套8000万副,预计20229月建成投产。

(三)老濉河小于沟刘圩段综合整治,开发乡村旅游文化。

  依托江上青烈士陵园红色旅游基地,着力打老濉河、小于沟生态景观带,把弘扬革命精神、传承优秀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同时建设大型儿童游乐中心,做大做响做强刘圩大饼区域品牌。预计投入1.2亿元。对老濉河和小于沟水体修复及两岸环境整治5000万元,老濉河、小于沟生态景观带打造4000万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00万元。大型儿童游乐中心1000万元。整治建成后,将有效保护刘圩镇河道的水质,美化亮化镇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相互协作、扎实推进的制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2、资金保障。镇党委政府力争国家扶持资金稳定增加,积极调动群众自筹资金,组织和引进社会扶贫资金,并向现代农业示范区适当倾斜,通过多渠道资金投入,为项目推进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3、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工程招投标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严格项目跟踪监管和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能部门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四道防线”,严防贪污、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的问题发生,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三、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全力改善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坚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始终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真正做到民之所忧必念之,民之所盼必行之,“多看群众脸色,不给群众脸色看”,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既聚焦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又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既满足多数人的共同愿望,又解决少数人的合理诉求,把方便留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完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长效机制,做好重要时段、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序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舒适。兑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政策补贴,落实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各项措施。统筹做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工作,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平安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七无”平安乡镇、平安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及“无疫村”创建。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抓好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

(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不断提升自身建设,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始终树牢“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深化巩固新一轮“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果,把对党绝对忠诚落实到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上,切实增强“政治三力”,始终围绕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坚持厉行法治,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强化规范性文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查。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突出抓好“三公”经费管理、重大项目建设等信息公开,促进政府工作公开透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