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刘圩镇年度总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殚精竭虑抓经济、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局。初步统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7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8亿元;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一)三大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一产稳中有增。坚持以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产为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6.79万亩,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国绿色食品小麦生产基地,全力推进“两花两瓜”特色产业布局,2022年实现金银花种植面积1000亩,创建的“丰满花二号”品牌畅销长三角地区。玫瑰花种植面积1500亩,瓜蒌种植面积800亩,西瓜种植面积400亩。实施农业“两强一增”行动,选派科技特派员10名,实现辖区行政村全覆盖;新投入使用农业机械48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率高于全省6.7个百分点。
二是保障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二产蓬勃发展。持续开展园区企业“提质扩量增效”,推动刘圩镇体育用品制造产业进一步提档升级。投资入库项目4个,完成总投资2.1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8468万元。投资800万元新建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及配套基础设施,引进宠物球生产企业,已签约落户,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投资1500万元泗县妍依服饰建成投产,新增就业人员300人,预计年产值1800万元。现园区入驻中小企业1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5亿元,为我县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是探索融合发展,三产欣欣向荣。充分利用刘圩镇城镇化率高,人口聚集优势,继续依托“邮乐购”、电商微商及网店平台,做大做强刘圩镇商贸服务业。刘圩镇现有个体工商户近千户,年销售额超500万元15家,其中“限上”商贸企业4家,大个体11家,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增幅为6.4%。
(二)重点项目持续推进
一是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全年建设项目35个,投入资金6778.41万元。新建改建道路12.12公里,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20.89公里,完成路网联通预期目标任务;新建产业配套道路1.13公里,配套农田水利设施板桥20座、水闸14座,新配备移动泵站1套,金银花产业基地新打机井3眼,产业配套设施更加完备,农田水利设施显著提升。新建6000平方米双创孵化园厂房1座、500平方米玫瑰花加工厂房设施1座,为园区发展优化转型、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双招双引”成效显著。招商引资是刘圩镇加快工业发展的“不二法门”,围绕重点企业,紧盯“苏浙沪”,加强以商招商、企业招商、产业招商,着力在招大做强上下功夫。全年搜集招商线索6条,组织外出招商6次,签约落地项目1个。南京南孚公司投入资金1500万元,建设年产玩具球1000万只项目,预计今年5月份投产,进一步扩展我镇文体用品产业集群。
三是园区平台扩容提质。主动争取用地指标报批园区建设用地50.94亩,新建两栋6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新铺设各类雨污管道400米。完成超凡服饰、泗县梦达文体用品两宗土地预供地手续。
四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落实“十做到、十严禁”,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刘圩镇发展最大竞争力。创造一流的园区发展环境,一流的要素保障环境、一流的平安法治环境、一流的宜居宜业环境,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一改两为五做到”活动为契机,分管领导每月深入企业走访,认真倾听企业反映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定期召开企业需求座谈会,对企业现实诉求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台账。共收集企业诉求6件,全程跟踪落实,闭环解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三)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加快
一是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坚决贯彻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依托102个网格123名网格员,充分发挥基层网格走访排查、问题反馈、政策宣传、政策落实等方面作用。完善村级常态化防贫监测排查、镇级集中排查、县级反馈预警信息核实排查三级联动机制,2022年累计排查农户11356户46759人,排查完成率100%。新增监测对象21户87人。坚持监测对象应纳尽纳。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278.41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31个,其中产业发展及配套设施项目投资占比43.6%。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2个。
二是推进帮扶政策落实。全年发放特色种养业奖补295户,发放奖补资金80.13万元;实施雨露计划259人次,发放补助资金39.3万元;落实教育资助1717人次,发放资金74.9万元;新增小额扶贫贷款171户829.0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94个;办理外出务工交通补贴311人次,发放资金9.14万元;完成危房改造43户,落实资金42.6万元。落实健康、社会保障兜底等政策,强化23户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后续帮扶。
三是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围绕“两瓜两花”特色产业,加快食用玫瑰花种植等项目建设,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坚持科技兴农,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面积478.5亩。建设秦场村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推广种植“徐麦35”9000亩。
(四)乡村面貌持续改善
一是镇区设施日益完善。进一步完善街道建成区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投入资金48.76万元,完成刘圩镇中心卫生院门前道路拓宽、下水道改造及道路“白改黑”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事业,集资85万元完成“刘圩第一街”道路“白改黑”项目建设。
二是垃圾治理成效显著。依托金沙田保洁公司,积极发挥“公益性”岗位职责,建立健全“户收集、村管理、镇转运”机制。镇村累计投入改善镇村环境卫生及基础设施的资金310多万元,更新更换破损垃圾桶180个,共清理转运日常生活垃圾1270车2690余吨,垃圾转运率100%。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厕及户用旱厕管护机制,继续执行生活粪污第三方统一处理模式,新建户用旱厕696个。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暨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促进粪污转化增值。
三是黑臭水体有效治理。以村庄周边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消除农村黑臭水体13处。
(五)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一是农村宅基地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规范宅基地审批程序,全年审批35户,审批面积3679平方米。利用航拍技术,全面摸清先行试点村宅基地面积、分布、利用等基本情况,编制形成宅基地数据库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全镇航拍11220户,完成宗地总面积270.23万平方米,权属调查12568户,收集一户一宅资料10669户,已经签字盖章完善7844户,已录入系统平台5486户。
二是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重点清查核清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特别是农村集体预留地、汪塘等,清理集体经营性资产长期拖欠租金问题,积极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及集体权益。清理集体预留地201亩,追回集体经济下欠款62万元。
三是“小田变大田”改革初见成效。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革。全年实现“小田并大田”3974.11亩。扎实推进土地增减挂工作,新增耕地90余亩。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是疫情防控扎实有效。创新基层网格“三长”制度,有序组织核酸检测转运,扎实开展返泗人员摸排管控。面对“6.26”疫情冲击,全镇上下众志成城,严防死守,保障民生。实现常住人口零感染零重症。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后半篇文章,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工作,全镇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以最小代价控制疫情。
二是群众生活更美更好。开展暖民心行动,刘圩街道文明菜市场通过验收。保障民生支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914.28万元,发放五保金100.92万元,发放高龄金额6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9.5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员18737人,完成率达97%,为1.5万参保人员更新三代社保卡;为全镇8000多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发放率100%;为所有村级公益岗购买人身意外伤亡保险。5个乡村工厂持续正常运转,带动就地就近就业200余人。在全镇10个行政村设立了“人社工作联络员”,建立村级创业就业服务工作站,宣传就业创业和技能培训政策,保障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全范围覆盖。
三是信访维稳推深做实。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我镇聚焦“四重”领域,抓实初信初访和积案化解工作,对群众上访事项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全程追踪落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安全防线持续筑牢。持续开展“平安刘圩”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000余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构建“综治中心+网格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共化解矛盾纠纷62起。扎实推进“雪亮村庄”项目建设,完成10个村的公共区域治安监控探头安装。常态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等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
五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深化教育、文化、娱乐、卫生、民兵等领域建设;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关工委等事业健康发展。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移风易俗更加深入民心。强化意识形态领域舆情风险管控。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勠力同心,顽强奋斗的结果。是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建言献策、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刘圩镇人民政府,向全体代表及所有为全镇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整体偏低,一二三产业发展结构不均衡,现代农业发展缺少支柱性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有待提高,“虚、躲、冷、粗、假”等顽瘴痼疾仍然存在,干部担当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为此,我们将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努力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22年刘圩镇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