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草庙镇人民政府 > 美丽乡村
阅读人次:  
【字体:

泗县草庙镇草庙村:“稻虾共养”,趟出绿色致富路

发表时间:2023-01-10 17:58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草庙镇人民政府
【字体:

草庙村近年来致力于绿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业“稻虾共养”在2022年9月入选为第十五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种新型农业“稻虾共养”的模式具有“以虾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典型特征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用量显著减少,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

党总支引领,推动农业转型

草庙镇在对基地建设、稻虾培育、市场拓展、科技研发、品牌培育等等方面对稻虾养殖给予了大力扶持。2018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对群众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后,已流转、经营土地1500余亩,交付承包大户马杰,建起了草庙镇草庙村的稻虾共养基地。现已投资2000万元,建立与安徽科技学院、广昌县民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关系,在草庙村现已建成生态园塘口40面,其中1300亩稻虾和200亩藕虾生态园,专业从事稻虾养殖、莲虾养殖、稻蟹养殖综合种养,小龙虾年产量32万斤左右,大米年销售额300万元左右,白莲子年销售额90万元左右,年销售额500万元左右,公司年利润在300万元左右。

绿色发展,生态效益高

稻虾综合种养园区(1300)亩众源生态的“稻虾共生”模式是一种现代的立体生态技术,即在稻田里,种植水稻与饲养小龙虾一同进行,两种生物互利共生,小龙虾排下的粪便及养殖产生的微量元素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小龙虾对农药敏感,为确保稻田内小龙虾的生存,养殖主体通常不施农药,再加上小龙虾采食稻田里的浮游生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害的发生,同时小龙虾在田间爬动松土,使得稻田土质不宜板结,有效防止水稻根茎腐烂,虾粪肥田,又能为水稻补充足量的养分,促进水稻生长实现良性循环。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比,单位面积农药、化肥用量平均减少30%以上降本增效,绿色环保更好地保持水稻的优良品质,安徽众源最大程度做到少施肥不施肥,使种出来的生态稻米完全达到天然无公害标准

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收益好

目前,小龙虾需求量很大,产量远远达不到需要小龙虾具有品质好、价格高、运输损耗少等特点。据测算,稻虾综合种养基础设施亩均投资5 000元,一年亩均利润4 000~5 000元,回本周期短,收益高。“稻虾共养”生态下生产出的大米未受化肥和农药的污染,所以大众认可度较高,价格也要比普通大米贵的多。依靠“稻虾共养”立体生态技术生产出的特色龙虾和大米,其品质效应和品牌效应不言而喻。

安徽众源大米水稻品种是由安徽科技学院研究培育的“软香粳米”,其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大米成饭食味道淡略甜,绵软略粘,大米有股茉莉花香,芳香爽口。做出来的米饭口感极佳,是百姓餐桌上的首选。此外,安徽众源公司注册成立了小龙虾品牌【虾源】,大米品牌【泗州吾源】,优质虾源小龙虾与优质稻米泗州吾源品牌良性互动,将形成虾稻互促的品牌效应,有效提升首府农产品的形象和品位,现产品畅销长三角地区。以品牌筑发展,以品牌谋效益,创造出更好的市场和社会效益。

促进农业繁荣,村民就业

养殖基地的建立需要合适的人才参与,由草庙村党支书记魏娟带头注册成立劳务公司,里面汇聚了党员村民、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各级资源、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下沉,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草庙村劳务公司为稻虾养殖基地输送超100人劳动力,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的同时带动村民就业,企业另外支付草庙村相应的劳务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同时稻虾养殖基地为周边及其它乡镇免费提供了稻虾养殖技术,带动本地周边农户增收增效,对稳定粮食生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真正实现生态种养、虾粮丰收的三赢局面。

    下一步,草庙村将继续拓展农业项目壮行,计划在上青大道以西流转土地3800亩,按照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模式,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9万元。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草庙镇草庙村:“稻虾共养”,趟出绿色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