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集镇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
墩集镇东尹美丽中心村省级示范点草莓产业基地简介
墩集草莓,鲜美红嫩,香甜适口,远近闻名,享有“小小草莓红皖北”的美誉。草莓园主要集中于我镇石梁河村,西依石梁河,东临火箭沟,南傍老虎沟,北靠新汴河,水源丰富;西邻343国道,北靠S440省道,南通环县南路,美丽乡村连接线尹赵路穿园而过,交通便利。墩集草莓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已近1.5万亩大棚种植的草莓基地,目前拥有红颜、章姬两个主打产品,已注册“墩集草莓”、“蜜恋”、“怡恋”品牌3个,其中“蜜恋”牌草莓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墩集草莓”已申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脱贫攻坚行动以来,我镇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立足墩集实际,大力发展草莓等特色产业,草莓现已成为墩集产业名片。
目前,园区规划3.2万亩,核心区建设1.5万亩,草莓种植户498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家、专业合作社12 家、草莓种植家庭农场18家,产业联合体一家,草莓年产值近3亿元。累计投入资金7750万元,完成园区道路、沟渠、桥涵、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10月园区获批为省级绿色草莓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015年与北京中农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太空2008”草莓新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建成种苗繁育基地50亩;2016年委托安徽农业大学对园区修编规划,申报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7年投资600万元,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启动建设当涂·泗县结对共建扶贫(草莓)基地;2018年投资750万元,建成草莓展示研发交易服务中心和4500㎡草莓新品种、新模式实验示范连栋大棚;2019年投资400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镇通过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精准脱贫动力显著提升,产业扶贫成效明显增强。一是创建“产业+创业”模式,通过小额信贷、大户带动等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充分调动贫困户种植草莓自主创业积极性,目前11户贫困户自主创业种植草莓,全部脱贫致富。二是创建“产业+就业”模式,汇聚社会扶贫力量,鼓励合作社结对贫困户,吸纳贫困户入园务工,持续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园区4家合作社结对帮扶贫困户31户,实现200多人就地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近100人。三是创建“产业+入股”模式,通过政府投资租地建棚、种植主体承包、贫困户土地入股,采取土地折股量化分红方式,不断拓宽贫困户脱贫路,草莓村石梁河村有13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折股量化实现稳定增收。到今年年底可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带动近2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增加村级年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
在园区辐射带动下,我镇霸王村、汴河新村、墩集村50多户群众及贫困户,主动到园区创业、种植草莓。大路口、丁湖、泗城、草庙、屏山等周边乡镇,前来园区创业或引进草莓种植技术的群众络绎不绝,其中,有10余家农业合作社及10多位致富能手与园区达成优良种苗供应、种植技术帮扶、销售渠道共享合作协议,8户外来群众成为园区种植大户。
当前,草莓产业园,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实施“12335”工程,着力打造“一心、两轴、三产、三带、五区”。
一心:建成综合服务中心,打造草莓展示研发和交易平台。以草莓、小方子花生、贡米、西瓜等特色农产品为资源,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已建成“墩集镇创新型现代化农业先行区--万亩草莓产业基地“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中心”占地34.5亩,集采摘、办公、交易、培训、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中心”。力争利用3-5年时间,全力打造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新型田园综合体。
两轴:横穿东西的泗墩路产业发展轴;纵贯南北的尹赵路产业发展轴。
三产:立足三产融合,做足草莓文章,打造草莓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通过草莓种苗繁育、新品种研发、高效种植等,提高草莓质量及产量;通过招商引资,进行草莓汁、草莓酱、草莓酒、草莓冻干等产品深加工,延伸草莓产业链、提升草莓附加值;通过打造草莓交易服务和电商中心,拓宽草莓销售渠道。
三带:火箭沟千亩果林采摘观光带;美丽乡村连接线旅游休闲带;石梁河生态示范带。依托草莓基地打造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科技培训、新产品展示、欢乐农场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农业。建设创意农家乐园2家、采摘体验馆30亩。
五区:草莓新品种繁育区,规划面积500亩;草莓采摘区,规划面积1000亩;草莓种植示范区,规划面积15000亩;观光休闲区,规划面积500亩;民俗体验区,规划面积3000亩。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墩集镇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