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预警】疾病预防,“蜱虫病”小知识
“蜱虫病”就是泛指所有经携带病毒的蜱叮咬传播疾病。蜱虫的分布主要在偏远山区,除当地农民外,户外徒步、旅游、露营爱好者也是风险人群。夏季已至,天气日渐闷热潮湿,正是蜱虫活跃的高峰期,我们如何做到有效个人防护措施呢?
首先可采取着长衣长裤、涂抹驱避剂等个人防护措施。其次一旦怀疑蜱虫可能附着在衣服和宠物体表上,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体表,发现后应及时清除。
发现蜱虫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虫取出,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不可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宜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虫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蜱虫病”发病的主要表现早期主要以发热、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严重者可以出现意识障碍。高龄、免疫力低下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易于转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
“蜱虫病”的病人可通过接触患者或因本病死亡的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而传播。特定条件下,血液或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可因喷溅、溢洒或干燥后搅动等原因形成气溶胶,通过口鼻腔粘膜或沾染皮肤破损处而传播。此外也有通过接触发病或死亡的猫、犬等动物而感染的报道。
本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也无特异性治疗手段。虽然平原地区发病率低,我们也要尽早提高认识,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或虫咬伤口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及时对症支持治疗。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