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应急管理 > 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阅读人次:  
【字体:

夏季汛期重点作业安全“十防”

发表时间:2023-06-21 10:26阅读人次: 信息来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字体:

夏季汛期重点作业安全“十防”

 

一、防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1.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进行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2.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3.作业现场必须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照明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

4.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

5.安全规范组织施救,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二、防检维修作业事故

1.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检维修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现场应至少有两名工作人员参与。

2.检维修前,应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处加装锁具,上锁挂签,安排专人看护,严格执行“断电挂牌”制度,检维修完成前严禁打开电源。

3.检维修设备前必须进行放空处理在防爆区域进行检维修时,注意防火防爆,安全使用防爆工具。

4.检维修完毕后,应清点工具,防止工具留在机器内。

三、防粉尘爆炸事故

1.标准制定落实粉尘清理制度,作业现场和相关设备设施积尘应及时规范清扫。铝镁等金属粉尘的收集、贮存等处置环节应落实防水防潮、通风、氢气监测等必要的防爆措施。

2.干式除尘系统应规范采用泄爆、惰化、抑爆、抗爆等控爆措施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应采用负压除尘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应规范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3.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要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单独设计通风、排尘系统,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严禁互联互通

4.保证系统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5.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产生机械火花的工艺,规范采取杂物去除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

四、防液氨制冷事故

1.加强涉氨场所安全巡查,检查储罐管线阀门、机泵、冷却喷淋装置和有毒气体监测、报警、通风、紧急切断等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制定监控运行管理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加强风险监测预警。

2.严格开、停车和生产交接环节安全管理,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在大修特别是在长期停车后的开车前,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制定严密的开车方案,避免匆忙开车;二是要加强开车前的安全教育;三是要做好开车前的安全检查,确保开车安全。

3.加强液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将液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作为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液氨制冷操作人员要按规定经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做到持证上岗。

4.制定落实严格的设备设施检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作业证制度,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杜绝设施设备“带病”运行。落实危险作业审批、监护制度,严格带气、动火和设备内作业等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

5.制定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成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抢险救援器材,并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处置。

五、防触电事故

1.电气作业人员要按规定经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做到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作业时要穿工作服、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高空作业要自觉规范系好安全带。关键部位要做到一人作业一人监护,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2.定期对线路及电路进行检修,老化的电线要及时更换;按规定对相应设备做好跨界片连接及接地装置。

3.不准带电作业,不准乱接临时电线。如生产急需临时电源,必须办理《临时用电票》,由电工接线,并按规定落实架高和绝缘措施。

4.电气人员做好日常巡检和交接班,台风、雷雨天气前后要加强巡检,每班要对现场临时电源线检查一次;固定电源线路做好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

5.岗位职工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

6.非电气人员严禁私自触摸、拆卸和检修电气设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六、防雷击事故

1.建筑物、独立建筑物、罐区、易燃易爆区域应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防雷检测,确保避雷装置完好有效。

2.在外遇雷雨时,要在屋顶下方稍有空间的房屋或金属房中躲避,如附近没有躲避的场所,应两脚合拢,尽可能站在不吸湿的材料上,不要站在高大单独的树木下。

3.不要靠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线周围20米以内,以免雷击时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4.在室内人体最好离开电线、灯头或无线电天线1.5米以外,尽量远离水管线、气管线等与外界相通的金属导体。

5.雷雨天气不得进行建筑物上部、罐体上部和高处作业。

6.认真检查危险介质工业管道接地、法兰跨接片、静电接地报警器等防静电装置,防止静电危害。

7.夏季多雷雨天气,应提前做好防雷静电接地检测工作,作业前严格检查静电接地是否连接正常。雷电期间,停止一切室外作业。                             

七、防火灾爆炸事故

1.健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按要求规范配备消防设施,并加强日常维护保养,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2.加强消防安全“四懂”、“四会”和“四个能力”建设,结合实际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提高识险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3.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住宅小区、劳动密集型企业、仓储物流场所、九小场所等火灾风险高的行业领域加快推广智慧消防系统建设提高火灾风险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4.员工要按规定正确穿戴防护用品,严格执行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区。

5.加强用电、用火、用气管理,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动火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同时做好动火现场监护工作,实施全过程不间断监控。

6.加强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的防火防爆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危险部位的监控,科学、准确记录运行参数和指标,及时分析运行情况解决异常情况。

7.加强对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的管理维护,确保安全有效。

八、防高处坠落事故

1.高空作业必须规范系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穿好安全鞋。

2.加强“三宝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和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交底,规范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配备安全防护用品,杜绝“三违”行为

3.雷雨、大风天气禁止室外高空作业按要求错开高温时段进行室外高空作业

九、防中毒中暑事故

防中毒:

1.加强相关工作岗位人员的防中毒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特别是直接或间接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人员,必须加强有毒有害气体中毒防护及作业监护。

2.检维修作业时,要正确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安全防护用品,尤其注意有伤口或伤口未愈的,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关键部位作业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规范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4.凡进入容器内作业,必须制订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

5.进入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的设备内作业前,必须采取清洗、通风、取样分析、检测等措施,施工中按要求配戴呼吸器或防毒面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防中暑:

1.定期发放防暑降温用品。

2.作业时尽量避开高温时段,确实需要作业的要准备好防暑降温用品,并限制作业时间。

3.配备防暑药,部门、班组负责现场配备防暑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4.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应急处置措施。

十、防坍塌事故

1.汛期和大风、暴雨前后要认真检查各种户外设施临建设施、市政设施,对危险设施必须及时做出除险加固、拆除处理加强农村危房和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存在结构倒塌风险的,要立即采取停止使用、临时封闭、人员撤离等管控措施,该拆除的依法拆除

2.制定落实土方坍塌预防措施、模板坍塌预防措施、脚手架坍塌预防措施、龙门架坍塌预防措施、起重机械坍塌预防措施拆除工程的坍塌预防措施加强施工作业过程巡查监护和设备维护保养,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作业现场安全防护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夏季汛期重点作业安全“十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