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城街道办事处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虹城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
一、2023年工作情况
2023年,虹城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聚焦兴产业、抓经济、惠民生、促振兴,扎实推进街道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一)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基层组织更加有为。凝心铸魂抓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党员干部轮训,严格执行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深化“五面红旗村(社区)”争创,深入实施“旗牌星”联动机制;党建引领,妇建联动,在张乔、白庙、陈刘三村成立50个村民议事点,配备52个点长,96个巾帼志愿者,收集民情民意,化解邻里矛盾,汇聚群众力量,夯实基层治理根基;通过围绕服务项目、服务群众、推动街道重点工作,结合“三会一课”,以志愿活动、走访慰问等形式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二)抓好实体产业发展,经济基础更加坚实。今年以来,全力推进经济建设。初步预计2023年1-12月虹城街道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5.1亿元,工业投资完成516万元,限上商贸销售额完成4.85亿元,限上商贸零售额完成1.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16个,限上商贸3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4.4亿元,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累计完成5.3亿元;稳步推进项目进程,岑途项目总投资约10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6100万元,已完成选址工作、泗县食用菌产业园和电商智慧物流园正在建设中、泗县泗水源预制菜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主要领导外出招商9次,为县招商中心提供有效线索8条,接待前来考察客户12批。
(三)聚焦各项政策落实,惠民举措更加有力。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大排查,共计排查3813户14965人,新增监测对象7户32人;落实惠民政策,年度共发放惠民补贴145批次,涉及优抚定补、孤儿监护、农村高龄津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补助、临时救助等方面,发放资金1379.29万元,惠及群众30935人次;全年为83户申报特色产业奖补资金236240元,为外出务工脱贫户申请交通补贴162人次48000元 ;开发长期和临时公益岗位171个,其中防溺水公益岗27个;今年居民社保、医保缴费任务超额完成,位居全县第二名。
(四)全面推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更加强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2023年全街道37500多亩小麦实现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20550多吨,全面完成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投保,为农民、农业保驾护航;抓好小额信贷工作,白庙村、陈刘村、张乔村、虹乡社区共计137户脱贫户以小额信贷参与合作经营,发放贷款368.90万元,完成率153.71%,小额信贷年度增量全县第一;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917亩,金丝角瓜种植95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完成小田并大田3406.84亩;今年种植优质小麦16000亩,已完成千亩方、万亩片目标任务。
(五)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文明创建更加稳健。制定《虹城街道文明创建工作战时方案》《虹城街道文明创建工作奖惩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7个社区(村)物业服务站,清退3家不合格物业,引入3家规模大、信誉好物业;推动红色物业建设,已成立11个小区党支部(涵盖17个小区)、18个业主委员会、15个物业管理委员会;推进文明实践工作,虹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市评为五星级文明实践所,东关社区、虹乡社区两个实践站被评为五星级文明实践站,四里桥社区被县评为“最美社区”;创新治理模式,设立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搭建干群互动平台,化解矛盾,宣传思想;河道治理成效显著,组织人员定期对新濉河段、奎濉河段、石梁河段、小汴河段巡查,河流水域衰草,垃圾共清理201千米。
(六)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民生服务更加暖心。破难题,解民忧,常态化开展“围楼夜话”“乡村夜话”“邻里节”活动39次,梳理群众意见建议233条,及时回应和办结,群众满意度100%,“聚民意 惠民生”活动中累计提出民生建议93条;改造各小区软硬件,增建充电桩60个,车棚30处;依托暖民心行动,三公里就业圈企业注册登记510家,为590人匹配岗位,举办新徽菜·名徽厨培训两期共培训65人,开设老有所学教学点5个,老年助餐点6个。
(七)紧抓宣统工作成效,思想宣传更加深入。守牢宗教场所安全底线,不定期排查,杜绝安全隐患;组织街道党工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1次,线上线下融合,创新二十大精神宣讲方式,推动精神宣讲走深走实;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演讲比赛、“书香安徽”阅读活动,荣获省委宣传部授予“书香之家”的荣誉称号;组织辖区群众300余名群众参加县集中招聘活动;结合主题教育,通过“四下基层”“围楼夜话”“夜话乡村”等活动,开展暖民心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共开展系列活动1500余场次;积极整合街道和辖区4个社区、3个村的宣传工作人员力量,聚焦街道和村、社区工作亮点和特色做法,今年以来,被《学习强国》《安徽日报》《中安在线》等各类新闻媒体采用稿件220篇。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政治定力更加坚定。成立反腐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任务,制定反腐败工作计划和主体责任清单,开展警示教育,紧盯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办理投诉件4件,满意度为100%;今年共开展警示教育和理论学习,作风建设监督执纪检查5次、监督执纪检查10次、集体廉政谈话4次,做到有案必查、执纪必严、违纪必究。
二、2024年工作谋划
一是持续深化招商引资,打造宜业环境。推进“一带一圈一区”建设,逐步形成十里长庄农业生产带、中央公园商业圈、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和智慧物流园区发展格局。将根据长三角绿色食品产业园和电商智慧物流园发展方向和产业链,积极挖掘线索。立足街道发展实际,重点围绕食品、新能源、光伏等相关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同时,摸排在外能人贤士,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街道继续与杭州滨江区长河街道和当涂县黄池镇加深联系合作,依靠其优势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学习先进发展经验。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助企发展。持续推动党政班子成员包保企业,落实班子成员走访要求,及时有效发现各家企业在实际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并予以解决,压实村、社区两委成员责任,将其纳入“五面红旗”考核。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引导社区(村)成立企业联盟,努力实现辖内企业互融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发展。优化服务,推进“四服一送”“惠企纾困”,重点抓北部项目产业园区,及时解决用地、用工、用能难点堵点问题,主攻中央公园商业圈发展,利用特有地势优先发展商贸业,打造对外开放示范点。
三是持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乡村振兴。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有批次地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对水路电网进行提档升级。充分利用食品产业园有利地势,加强与泗水源预制菜有限公司实行订单式种植,在张乔村、白庙村发展大棚蔬菜100亩,在陈刘村发展金丝茭瓜300亩、红薯1500亩、蜜薯500亩、西瓜红500亩,与农业合作社、企业联动,打造乡村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千亩方、万亩片”优质小麦连片种植30000亩。
四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城乡融合。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政策、资金、帮扶力度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常态化监测,定期检查和动态监管,加强公益性、资产性、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分类管理监督,落实小额贷款惠民政策。大力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或托管服务,实现规模化经营500亩。
五是严格守牢各类底线,保障和谐稳定。持续守牢做好安全生产(应急)工作,结合街道实际,不定期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下发整改清单,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辖区内无安全生产事故。全面排查信访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之前遗留的城市建设、征地等历史旧账,积极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化解。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