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交通运输局“十四五”交通规划 》政策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泗县襟连沿海,背靠中原,与江苏徐州、宿迁接壤,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加速崛起、淮河生态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区,是安徽的东北门户。区位优越,交通便捷,343、104国道和303、329省道穿境而过,泗许高速、徐明高速全线贯通,宿淮铁路客货运开通运营。合新高铁、通用机场等项目进展顺利。
为了准确把握泗县“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和任务,努力破解关系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深化融合发展为泗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泗县交通运输局及早谋划“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研究工作,立足于泗县区域地位和综合交通发展基础,充分与相关政策及规划衔接,保障规划的落实。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为:《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安徽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家、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其他相关规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服务经济发展和公众出行的重要载体。《规划》作为泗县交通运输发展的根本性指导,立足于泗县当前发展基础,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及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制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及重点项目。对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全方位开放融入长三角、中原城市群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依照程序,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深度对接,赴周边县区、乡镇等有关部门实地调研,吸纳有关经验做法,规划编制。充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并修改完善形成初稿。在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及后续需要对《规划》进行了再次修改并进一步完善。
四、工作目标
加快建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高密度农村公路为基础,客货运输站场为节点,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有机衔接,运输能力、交通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五、主要任务
1.高速铁路建设。建成合肥—新沂高速铁路,积极推进宿淮铁路扩能改造、徐洪河物流运输货运专用线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宿县至泗县城际高铁项目。
2.机场与航道建设。加快泗县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完善通用航空飞行服务站、固定运营基地、维修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航空产业园。
3.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固镇县至江苏省泗洪县魏营镇接宁宿徐高速建设;积极争取蒙城至宿迁高速公路经过我县,经黄圩镇和大庄镇通往宿迁,在省道216和国道104设置出入口;增设盐洛高速枯河北出入口,拟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增设上青大道与盐洛高速互通,同步改造互通至G343快速通道。
4.国省干线建设。提升改造S414皖苏交界至刘圩段、S307草沟街道段、S305泗县段,S216泗县剩余段,S304徐洪河泗县港区连接线(原X317),推进县城到高铁和机场快速通道建设,建设宿淮铁路黑塔货运站至逍遥码头支线。
5.农村公路建设。根据省厅“十四五”公路建设目标任务,“十四五”期间,省厅将重点实施通村道路、建村制之间双车道公路改造和公路路网改善提升等三项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推动工作。
二是规范组织领导。针对交通运输体系近年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考察,规范行业管理;学习周边县市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新机制,加强交通建设统筹协调能力。
三是落实建设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加大投资倾斜力度,最大限度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补助等。
四是抓好督促落实。根据“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明确要求、落实进度、强化责任,加大推进协调力度,做好跟踪服务,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如期进行。
七、创新举措
构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实现“乡乡通省道、村村通县道”。
八、下一步工作考虑
主要做好《规划》的宣贯及实施工作,通过在政府网站公布内容及政策解读、在从业人员群体中发放规划文本等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履行行业管理部门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力度,强化注重实施效果意见收集,切实推动各类工作有效开展。
政策咨询泗县交通运输局,联系方式:7022426。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