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县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圆满完成2021年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8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59亿元,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82.86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39.29亿元,同比增长9.1%。三次产业比例为22.8:28.8:4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850元,比上年增加4339元。
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看,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 2.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2%;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5%;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3%。
2021年全县分行业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指 标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生产总值 |
287.74 |
9.5 |
第一产业 |
65.59 |
9.5 |
第二产业 |
82.86 |
10.3 |
工 业 |
—— |
10.3 |
建筑业 |
—— |
10.4 |
第三产业 |
139.29 |
9.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1.44 |
8.1 |
批发和零售业 |
22.26 |
9.2 |
住宿和餐饮业 |
5.31 |
21.2 |
金融业 |
12.42 |
8.1 |
房地产业 |
22.48 |
6.8 |
营利性服务业 |
24.24 |
11.2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31.44 |
8.2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9.70 |
8.8 |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5.59亿元,同比增长9.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08625公顷,比上年减少91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9.3公顷,比上年增加1.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6567公顷,比上年增加58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8004公顷,比上年增加317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93.2万吨,比上年增加0.3万吨;油料产量8.4万吨,比上年增加0.3万吨;棉花产量34吨,比上年增加1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15.2万吨,同比增长17.9%;禽蛋总产量5.8万吨,同比下降3.4%;水产品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1.6%。
全年生猪出栏110.29万头,同比增长63.5%;牛出栏2.44万头,同比增长6.5%;羊出栏69.38万只,同比增长1.1%;家禽出栏2616万只,同比增长2.1%。
202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合计 |
吨 |
931800 |
0.3 |
其中:小麦 |
吨 |
564700 |
2.4 |
玉米 |
吨 |
256500 |
-2.0 |
大豆 |
吨 |
59900 |
-7.0 |
油料合计 |
吨 |
84195 |
4.0 |
其中:花生 |
吨 |
80419 |
4.0 |
油菜籽 |
吨 |
3748 |
3.8 |
棉花 |
吨 |
34 |
3.0 |
猪出栏 |
头 |
1102900 |
63.5 |
牛出栏 |
头 |
24430 |
6.5 |
羊出栏 |
只 |
693784 |
1.1 |
家禽出栏 |
万只 |
2616 |
2.1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52000 |
17.9 |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80.69万千瓦,同比增长3.4%。全年机耕作业面积143.77千公顷,机播面积196.42千公顷,机收面积170.68千公顷。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00.04千公顷,同比增长0.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全年产值超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81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6个工业行业有12个产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2.9%,汽车制造业65.9%,农副食品加工业59.5%。战略性新兴产业32家,产值同比增长53.6%。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产值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农副食品加工业
59.5
食品制造业
-47.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37.5
纺织业
-37.5
纺织服装、服饰业
-3.1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50.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9
家具制造业
-28.3
造纸和纸制品业
-36.4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375.2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35.6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7.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87.3
医药制造业
-65.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9
金属制品业
-2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6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37.7
汽车制造业
65.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88.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2.9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35.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77.8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5.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饲料增长72.1%,砖增长60.8%,小麦粉增长36.5%,家具增长27.3%,饮料酒下降36.5%,服装下降31.6%,人造板下降23.7%。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小麦粉
36.5
饲料
72.1
其中:配合饲料
79.1
混合饲料
0.0
鲜、冷藏肉
14.1
熟肉制品
-5.6
糖果
-2.3
速冻食品
62.9
饮料酒
-36.5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
-36.5
印染布
32.7
服装
-31.6
梭织服装
-34.6
针织服装
28.0
皮革服装
-34.3
鞋
-14.8
皮革鞋靴
-14.8
人造板
-23.7
其中:胶合板
-12.0
纤维板
-100.0
家具
27.3
其中:木质家具
29.6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11.9
兽用药品
-0.3
塑料制品
5.9
水泥
1.4
商品混凝土
5.3
水泥混凝土电杆
3.7
砖
60.8
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
-6.2
机床数控装置
-100.0
泵
-12.8
食品制造机械
10.0
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
7.6
大型拖拉机
-100.0
光电子器件
10.4
其中:发光二极管(LED管)
10.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6%。
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
指标
比上年增长(%)(或次数)
营业收入
13.5
营业成本
15.3
四项费用
10.1
利润总额
-10.6
营业收入利润率
-21.8
资产负债率
7.8
资质内建筑企业32家,较2020年增加5家,签订的施工合同金额同比增长32.2%;全年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12.4%,房屋施工面积14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5%;全年竣工产值同比增长5.4%。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农副食品加工业
59.5
食品制造业
-47.7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37.5
纺织业
-37.5
纺织服装、服饰业
-3.1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50.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9
家具制造业
-28.3
造纸和纸制品业
-36.4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375.2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35.6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7.0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87.3
医药制造业
-65.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9
金属制品业
-2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6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37.7
汽车制造业
65.9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88.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2.9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35.8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77.8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5.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3
产品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小麦粉 |
36.5 |
饲料 |
72.1 |
其中:配合饲料 |
79.1 |
混合饲料 |
0.0 |
鲜、冷藏肉 |
14.1 |
熟肉制品 |
-5.6 |
糖果 |
-2.3 |
速冻食品 |
62.9 |
饮料酒 |
-36.5 |
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量) |
-36.5 |
印染布 |
32.7 |
服装 |
-31.6 |
梭织服装 |
-34.6 |
针织服装 |
28.0 |
皮革服装 |
-34.3 |
鞋 |
-14.8 |
皮革鞋靴 |
-14.8 |
人造板 |
-23.7 |
其中:胶合板 |
-12.0 |
纤维板 |
-100.0 |
家具 |
27.3 |
其中:木质家具 |
29.6 |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
11.9 |
兽用药品 |
-0.3 |
塑料制品 |
5.9 |
水泥 |
1.4 |
商品混凝土 |
5.3 |
水泥混凝土电杆 |
3.7 |
砖 |
60.8 |
金属门窗及类似制品 |
-6.2 |
机床数控装置 |
-100.0 |
泵 |
-12.8 |
食品制造机械 |
10.0 |
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 |
7.6 |
大型拖拉机 |
-100.0 |
光电子器件 |
10.4 |
其中:发光二极管(LED管) |
10.4 |
指标 |
比上年增长(%)(或次数) |
营业收入 |
13.5 |
营业成本 |
15.3 |
四项费用 |
10.1 |
利润总额 |
-10.6 |
营业收入利润率 |
-21.8 |
资产负债率 |
7.8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年末在库项目个数同比增长43.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5%。
全年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94.5%。

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63家,同比增长14.5%;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3.2%;房屋施工面积637.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3%;新开工面积246.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8%;商品房销售面积17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
五、商业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19亿元,同比增长16.6%。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54亿元,同比增长16.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7.65亿元,同比增长16.0%。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31.2%;商品零售收入138.63亿元,同比增长15.3%。

按单位规模分,全县限额以上单位159家(含71家大个体),比上年增加51家,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54亿元,同比增长20.1%;限额以下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4.65亿元,同比增长15.9%。
全年进出口总额36849万美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31362万美元,同比下降3.9%;进口5487万美元,同比增长725.1%。全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12307万美元,同比下降21.4%。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44亿元,同比增长8.1%。
全年邮政业务量1.45亿元。全年电信业务量4.57亿元,同比增长8.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8.65万户,同比增长3.5%。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2.04万户,同比增长3.6%。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收入20.91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55亿元,同比增长10.6%;税收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4.5%。全年财政支出60.52亿元,同比下降5.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38亿元,同比下降22.3%;农林水事务支出12.13亿元,同比下降0.3%;教育支出14.51亿元,同比增长1.1%;卫生健康支出5.82亿元,同比增长2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4亿元,同比下降9.2%;城乡社区支出5.48亿元,同比增长4.2%;公共安全支出2.57亿元,同比增长12.6%;节能环保支出0.84亿元,同比增长20.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318.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60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42.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06亿元,同比增长14.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303.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5.67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短期贷款56.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亿元,同比增长39.5%;中长期贷款240.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2.63亿元,同比下降36.7%。
八、教育和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小学97所,当年小学招生12436人,比上年减少655人;小学在校学生79731人,比上年减少1555人。普通中学 27所,初中当年招生12617人,比上年增加433人,高中当年招生5704人,比上年增加487人;初中在校学生36716人,比上年增加6011人,高中在校学生15691人,比上年增加992人;初中毕业学生11977人,比上年增加1455人,高中毕业学生4762人,比上年增加1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6.26%。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妇幼保健站 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4524张,卫生技术人员4584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1972人,注册护师、护士1780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96.27万人,其中,男性49.86万人,女性46.4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75.7万人。
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05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64元,同比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4元,同比增长10.6%。

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48.1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3.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0.8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0.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0.06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84.9万人。
十、环境保护
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2.51亿元。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285天,比上年增加5天。
全年平均气温16.3℃,比上年上升0.3℃;降水量1214.1mm,比上年增加322.8mm。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为市反馈数据。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
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63家,同比增长14.5%;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3.2%;房屋施工面积637.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3%;新开工面积246.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8%;商品房销售面积17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2021年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