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瓦坊镇:执党建之“瓦”筑基,引书香之“坊”燎原
在世界读书日的和煦春风里,泗县瓦坊镇以党建为基石,以书香为火种,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征程。全镇党建工作犹如坚固的基石,为书香小镇的建设筑牢根基,而书香氛围恰似燎原之火,在瓦坊镇的每一寸土地上蔓延生长,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引书途”铺就阅读风尚之“路”,在示范带动、广泛传播中,让书香气息“一路生花”。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心骨”,其价值引领作用犹如北斗之星,为书香氛围营造标定方向。党员干部的阅读实践绝非个人爱好,而是一种政治责任与示范担当——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真理力量,于传统文化典籍中涵养精神品格,在现代知识体系中拓宽认知边界,本质上是通过思想淬炼筑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根基。正如古人所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当党员干部将书桌搬到田埂地头,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语言体系,就能在“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中形成“头雁效应”,使“要我读”的被动要求转化为“我要读”的主动追求。
“书润乡田”结出发展蜕变之“果”,在知识赋能、素养提升中,让乡村建设“硕果累累”。古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治家箴言,今有“书香润乡野,智慧行天地”的振兴新篇。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理想,与新时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愿景相遇,便催生出“文化搭台、治理唱戏”的生动实践。农家书屋成为凝聚民心的“精神磁场”,读书议事化作化解矛盾的“春风化雨”,“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与“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交相辉映,使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个体叙事汇聚成“文化振兴乡村”的集体共识,让乡村在告别贫困的同时,实现从“物质脱贫”到“精神立富”的深层蜕变。书香浸润的不仅是乡野阡陌,更是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路径。
“党书同辉”绘就未来振兴之“景”,在深度融合、协同共进中,让振兴蓝图“熠熠生辉”。“党建红”与“书卷香”早已超越简单的叠加关系,形成“以文促党、以党兴文”的良性循环。党建与书香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为书香建设提供根本保证,于“读书议事”中凝聚治理共识,实现“文化搭台、治理唱戏”的良性互动;而书香氛围的形成反哺党建工作,党员在经典研读中深化对初心使命的理解,在政策解读中提升落实中央精神的能力,就能使“两个维护”从政治要求转化为情感认同与行动自觉,为党组织注入持久的思想活力。
从“党引书途”夯基垒台,到“书润乡田”抽枝散叶,终至“党书同辉”蔚然成林,瓦坊镇正以党建为笔,书香为墨,描绘着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当党建的“红旗”与文化的“墨韵”在乡土间交融,乡村振兴便不再是遥远的愿景,而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生动写照。(通讯员 张宏)(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