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泗城镇:“干部下沉+数字赋能”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在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中,泗县泗城镇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干部下沉+数字赋能”成为激活基层治理的关键密钥。这一模式深度融合“人力下沉”的温度与“数字技术”的精度,让基层治理真正“活”起来,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扎根一线,架起党群“连心桥”
为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及时妥善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泗城镇党政班子下沉,打破传统治理中机关与基层的空间壁垒,让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直面群众诉求。包村(社区)班子成员携带群众反映的具体案件主动下沉基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矛盾现场、直面问题根源,认真听取群众诉求,详细询问矛盾纠纷细节,与群众和片区网格员、村(社区)干部等相关负责人当场理清事情的矛盾焦点,研究解决办法。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协调、跟踪督办,将信访案件解决在一线、化解在萌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基层治理效能。
智慧升级,打造治理“新引擎”
数字技术的引入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泗城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整合党建、民生、应急等多领域数据,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动态管理。例如,通过“雪亮工程”监控网络,对村(社区)治安、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事件;借助数字化政务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社保、户籍等业务,大幅提升办事效率。此外,胡陈村通过租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修建的通信铁塔,在其顶端安装摄像头,实行全方位全时段实时动态监测,同时引流到“泗农云+”数字乡村(村级)平台,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识别基层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实现了功能和平台的整合,实现了24小时的秸秆禁烧监控。
协同发力,释放治理“乘数效应”
“干部下沉”与“数字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泗城镇落实“党建引领、网格夯实、力量下沉、资源激活、数据赋能、三治融合”总体要求,聚焦本地产业结构偏重、基层治理力量薄弱等实际情况,围绕“干部下沉、数字赋能”重点发力,深度融合、协同发力,产生了强大的“乘数效应”。在“一上一下”间理好“千条线”与“一根针”的关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泗城镇“干部下沉 + 数字赋能”模式,以干部的担当作为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以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提升治理效能,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绘就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全面提供坚实保障。(通讯员 刘小莹)(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