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着力推进优势医疗资源“五下沉”
近年来,在安徽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创建中,泗县聚焦县、镇、村卫生一体化,着力推进优势医疗资源“五下沉”,全力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资源”下沉,夯实基层硬件基础。全面提升21家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优化配置并更新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2导联心电图机和眼底镜等医疗设备共77台;投入180.6万元搭建“两病一体化”“心电一张网”等信息化建设,方便村医开展家医签约、体检随访、远程会诊、心电采集等服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管理”下沉,规范基层运行机制。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建立以 23个县级质控中心为核心的三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牵头医院对医共体内医疗服务质量、工作绩效等进行常态化监测和评估。2025年以来,县级牵头医院对成员单位开展常态化全覆盖质控督导2次,开展各专业质控检查45次,培训 800人次,对各医共体成员单位院感、护理等方面全面督查,督促问题整改。2025年6月,联合县医保局组织开展DIP结算清单质控与规则等医保政策专题培训,全县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非值班临床医生500余人参加了培训,医共体同质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技术”下沉,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按照“一院一策”发展思路,依托两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开展多科室共建,提升带动薄弱卫生院补短达标,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共建儿科、口腔、中医、康复等科室达37个,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4项,20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儿科、中医科的占比100%,口腔科占比85%。全县现有3个省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病,8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市级特色科室,18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人才”下沉,激活基层内生动力。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别与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地三甲医院合作成立“王东专家工作室”等5个医疗专家工作室,以“驻扎式”帮扶助力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当地群众就医需求,开展组团式精准帮扶,如:对黄圩镇、山头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科主任和主任医师每周一至周五定期到基层坐诊、查房、手术。2025年以来,牵头医院下派帮扶医生35人,教学查房400余次,手术带教260台次。开展“百名专家返乡行”活动。组织医疗专家113人返乡开展诊疗服务,为家乡群众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搭建基层医生与专家交流学习平台,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便利性。
“服务”下沉,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县域会诊转诊服务中心,规范实施县域医共体上下转诊,推进医共体内远程会诊和院内多学科会诊,引入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组建涵盖省内外152人的专家库。2025年5月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已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肺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等医院开展远程会诊8人次;在县内联动上,与乡镇卫生院与实现信息联通和远程会诊,完成24例肺结节患者的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患者阳性闭环建设管理,陪诊院内问诊20人次,已有9名患者选择留在县内完成手术或治疗。2025年以来,外请专家会诊手术134人次,医共体上转患者1356人,下转306人,双向转诊同比增加31.2%,县域有序就医格局进一步提升。(通讯员 刘国鸿)(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着力推进优势医疗资源“五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