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部门资讯

泗县大路口镇全力打赢秋收攻坚战

发布日期:2025-10-21 17:18:15 信息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 阅读次数:
【字体:

连日来,面对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泗县大路口镇坚持党建引领,运用“四心四解”工作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应对不利天气的胜势,以“真心、用心、公心、暖心”,为农民秋收“解忧、解题、解气、解困”,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种不误农时。

真心解忧:网格连心速响应

持续的阴雨是悬在农民心头最大的“忧”,担心成熟庄稼烂在地里,担心收获粮食霉变发芽。大路口镇以“真心解忧”为首要,迅速行动,将服务触角直达田间地头,与群众心声同频共振。

网格联动,精准摸排民情。全镇建立的82个基层网格转化为“秋收前线指挥部”。参与禁烧的354名镇村干部全部下沉,深入田间地头,逐户摸排秋粮成熟度、田地积水情况、收割机需求以及农户面临的具体困难。通过网格体系,镇党委、政府得以实时掌握全镇秋收进度和难点,为精准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快速响应,打通抢收“最后一米”。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秋收突击队,坚守一线。一方面,在机械能够作业的地方,全力组织调度玉米收割机进行抢收;另一方面,对机械确实无法作业或倒伏严重的地块,不等不靠,立即组织人工抢收,真正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全力抢收进度。

窗口前移,全力保障烘干晾晒。为解决收获后粮食的“归宿”问题,避免霉变损失,镇党委、政府将服务“窗口”前移到烘干点和晾晒场。全力启用烘干设备:全面启动西李村、石霸村等地的粮食烘干点,24小时满负荷运转,并科学安排收获运输和烘干批次,确保已收粮食能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开放公共场地:迅速开放镇政府大院、学校操场、文化广场等所有可利用的公共设施场地,方便群众晾晒粮食,极大降低了粮食变质风险。这一系列“真心”举措,有效化解了天气带来的焦虑,安定了民心。

用心解题:专班攻坚破难题

秋收秋种工作千头万绪,阴雨天气更增加了其复杂性和紧迫性。大路口镇以“用心解题”的态度,精准“领题”,科学“答题”,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挂牌销号,破解收割与焚烧双重难题。面对抢收紧迫与秸秆禁烧的压力,镇党委成立秋收秋种工作专班,由镇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实行“挂牌销号”机制。将98个自然庄细化为354个网格,设置66个固定值守点,并派出督查组和巡查组,确保抢收与禁烧宣传、巡查同步进行,严防死守。同时,用心考虑秸秆出路,在全镇就近就地科学设置85个秸秆临时堆放点,既避免了乱堆乱放,消除了焚烧隐患,也为后续秸秆综合利用打下了基础。

精准施策,破解土壤深翻成本与质量难题。秋收之后紧接秋种,土壤深翻是保障来年丰产的关键。镇村党组织用心解题,主动与农机合作社沟通,通过广泛动员群众形成规模效应,成功将深翻价格谈判至低于市场价的35元/亩,并为农机手争取合理收益,实现双赢。严格把控深翻质量,要求深度25厘米以上、秸秆翻埋严密,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利用智能监测终端实现作业全程可追溯,确保深翻效果,为明年丰收筑牢根基。

公心解气:阳光操作树公信

在资源分配、政策落实过程中,确保公平公正是凝聚人心、化解怨气的关键。大路口镇在秋收工作中坚持“公心解气”,以公开透明赢得群众信任。

“三亮三比”树公信。在烘干设备使用、晾晒场地分配、深翻作业顺序安排等敏感环节,借鉴“三亮三比”做法,要求相关负责干部和工作人员“亮身份、亮流程、亮标准”,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比较谁更公道、谁更高效、谁更得民心,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干事氛围,避免了因资源分配不公可能产生的矛盾。

阳光操作化积怨。对于深翻补贴申报、作业质量验收等环节,严格做到标准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示。镇村负责统计上报,农机合作社自行申报,责任清晰,流程规范,让群众放心,让农机手安心,从源头上消除了可能产生的“心结”和“积怨”。

暖心解困:志愿服务显温情

大路口镇以“暖心解困”凸显群众主体地位。在紧张的秋收秋种一线,活跃着“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身影。他们帮助劳动力短缺的家庭抢收抢运,为一线干部群众送去热水和食物,开展安全用电、防火防盗宣传,这些点滴关怀在冰冷的秋雨中传递了浓浓的暖意。

面对秋收期间持续阴雨的特殊考验,大路口镇成功地将“四心四解”这一基层治理的“法宝”应用于具体农业生产实践,实现了从“社会治理解难题”到“农业生产保丰收”的跨界融合与效能转化。(通讯员 万亮)(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大路口镇全力打赢秋收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