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公安局:以点滴实干筑牢警民同心的平安根基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公安局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通过“庭院夜话”“板凳议事会”等创新形式,将警务服务嵌入村民日常生活。民警利用晚间空闲时段,与村民围坐交流,结合反诈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等主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架起警民“连心桥”,这些细节都在默默编织着平安的纽带。活动覆盖2000余人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有效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朱老师,您上次说不会辨别诈骗短信,今天我带了案例手册,咱们边说边聊。”刘圩派出所包村民警刘宏带着反诈宣传资料,和辖区博爱幼儿园学校的十余位老师拉起了家常。
为打破“会议室宣讲”局限,泗县公安局刘圩派出所组织包村警员利用晚间村民空闲时段,走进村组庭院、村头商铺开展“庭院夜话”。警务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养老诈骗、农资诈骗等案例,用“家常话”拆解法律条文。针对村民关心的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问题,现场讲解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并结合调解案例传授维权方法。截至目前,已开展“庭院夜话”6场,覆盖村民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村口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晚上出行不安全。”在泗县刘圩镇的四山村休闲凉亭内,几张板凳围成一圈,包村警员与上团村干部、村民代表围坐开展“板凳议事会”。
为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泗县公安机关建立“群众提、大家议、合力办”的议事机制,由包村警员牵头,每月定期在西马村广场、农户院坝等便捷地点召开“板凳议事会”。议事前通过村民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议题,会上明确“提出议题——充分讨论——形成共识”的流程,警员全程记录并分类梳理。针对灌溉渠修缮、路灯安装等村民集中反映的问题,当场对接乡镇水利、住建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对复杂事项建立台账,每周跟踪进度并在村公告栏公示。
“真是太感谢了!没有你们,我这腿脚不便的老伴真不知道怎么去办身份证。”刘圩镇四山村独居老人周奶奶握着包村警员的手再三道谢。得知老人因行动不便未换发新身份证,包村警员主动上门采集信息,办好后第一时间送证到家。
泗县公安机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议事成果”转化为“实干成效”;针对特殊群体,包村警员建立“一人一档”,提供证件代办、上门服务等暖心举措;协助组建“治安巡逻队”,开展常态化巡逻守护村屯平安。
下一步,泗县公安局将持续深化“四个万家”活动实效,固化“庭院夜话”“板凳议事会”等为民载体,推动民意在一线收集、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落地,以点滴实干筑牢警民同心的平安根基。(马训标 周楚 刘宏)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网站首页
领导之窗
政务资讯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解读回应
政府数据
魅力泗县
皖公网安备 3413240200014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