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以“四心”破难题以“实招”促善治
基层治理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近年来,泗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立足城乡治理实际,创新以“真心、细心、热心、公心”为核心的工作方法,通过搭建民意沟通桥梁、织密民生服务网络、激活群众共治活力、聚合矛盾化解力量,将治理“实招”落到群众心坎上,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推动城乡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用“真心”架起民意“连心桥”
为打破民意沟通壁垒,泗县精准设计协商议事场景与流程。城区选择在居民傍晚下班、双休节假等闲暇时分,在小区凉亭、广场等便捷地点,摆放小板凳、备好茶水,由镇(街道)党(工)委、社区“两委”、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居民代表组成“议事专班”,组织楼栋“板凳会”,请群众畅谈“楼里事”,充分倾听诉求、汇集民意、联络民心、解难题。如虹城街道东关社区凤凰城南区部分楼栋居民反映电瓶车无停车棚、充电不便等问题。社区当场联系业委会、发展改革委等代表到场,建成电瓶车车棚14座,安装充电桩120余个,有效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
用“细心”织密服务“保障网”
推动规范和优化网格设置,实现镇(街道)、村(社区)、组(小区)三级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全县18个镇(街道)187个村(社区)共科学划分网格2183个。网格员风雨无阻,常态化开展“晨访夜谈”,在宅前屋后倾听家长里短,于垄亩之间记录急难愁盼。建立动态更新的“网格民情数据库”,对收集的民生诉求实行清单管理、闭环处置,确保小事不出格、矛盾不过夜。
用“热心”激活共治“内生力”
为唤醒群众参与热情,泗县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节假日举办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同时设置“便民服务区”,提供免费理发、家电维修、健康义诊等服务。2025年全县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60余场,参与群众超3万人次。正是通过常态化开展邻里活动,居民与社区干部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谐,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泗县引入积分制管理,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量化激励。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移风易俗、遵纪守法等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社区(村)设立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服务项目等。
用“公心”破解矛盾“聚合难”
为整合治理力量,泗县构建多层次、跨领域的协同治理体系。一方面,推进县镇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均设置接待室、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员、法律顾问,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县级综治中心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由各部门参加的会议,分析矛盾化解难点,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推广运用城区“围楼夜话”经验,开展“泗事好商量”系列党群协商议事活动,将议事活动搬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村部广场,由村“两委”动员镇直相关部门、司法力量、村民代表、“五老”乡贤等参与议事,结合党组织筛选议题集思广益,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接地气、有温度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资讯
正在阅读:泗县:以“四心”破难题以“实招”促善治
网站首页
领导之窗
政务资讯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解读回应
政府数据
魅力泗县
皖公网安备 34132402000140号



